当时艺苑表应徐,学海新开万卷馀。
累叶衣冠高甲第,少年兄弟共贤书。
阶前仅列前厅马,门下曾无食客鱼。
不坠遗风知有在,寝丘封植竟何如。
当时艺苑表应徐,学海新开万卷馀。
累叶衣冠高甲第,少年兄弟共贤书。
阶前仅列前厅马,门下曾无食客鱼。
不坠遗风知有在,寝丘封植竟何如。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伯父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联“当时艺苑表应徐,学海新开万卷馀。”描绘了伯父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如同在艺苑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开辟了新的学海,留下了丰富的知识遗产。
颔联“累叶衣冠高甲第,少年兄弟共贤书。”赞美了伯父家族的荣耀与传承,以及家族成员共同学习、追求学问的精神,体现了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颈联“阶前仅列前厅马,门下曾无食客鱼。”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伯父的高尚品德和节俭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显赫的地位下,也保持着谦逊与简朴。
尾联“不坠遗风知有在,寝丘封植竟何如。”表达了诗人对于伯父精神品质的敬仰与怀念,希望伯父留下的良好风尚能够得以传承,同时对伯父的最终归宿——寝丘封植,表达了深深的关切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伯父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悼念,同时也传递出对家族传统美德的珍视与传承的渴望。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
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
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
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
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
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
凌云一笑,镇斯人遗世。尘海仙踪罢游戏。
尽平生、微尚薄醉閒吟,都付与、一例鼠肝虫臂。
前尘惊电迈,琴韵书声,回首凄迷卌年事。
物换更星移,如此江山,问寻梦、槐柯何地。
算得失、文章寸心知,剩千古、身名水云高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