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
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
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
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
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
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
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
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
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
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
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
这首《风流子·送春》由清代词人李雯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离去的哀愁与不舍。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将春天的离去比作一场深情的告别,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谁教春去也?”开篇便以疑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仿佛在询问大自然为何要让春天如此短暂。接下来的“人间恨,何处问斜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哀愁的情绪,斜阳的余晖似乎成了寻找答案的最后一丝希望。
“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花朵褪去了鲜艳的颜色,鸟儿在浓密的绿叶间穿梭,暗示着春天的逐渐消逝。而“思量往事,尘海茫茫”则将个人的回忆与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通过比喻,将女子的内心情感与春天的景象相融合,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无力感。“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则通过杜鹃啼叫和倚靠栏杆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与孤独。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中,“东君”常用来指代春神,这里表达了春天的易逝以及对往昔美好的怀念。最后一句“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则将思绪引向更远的地方,暗示着春天虽然离去,但留下的一切记忆与情感将伴随人们继续前行。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
离合定有数,抚事尚忍言。
忆掎枚邹袂,游从如兔园。
堂堂绣衣老,凛凛云锦篇。
繄公笑谭尔,讽玩良超然。
效颦徒区区,睎驾嗟无缘。
登楼漫多感,漂泊类仲宣。
窊石取供醉,孤子真次山。
东望搔白首,不独悲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