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异常的气候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紊乱的感慨。"寒暖违时节"直接点出了气候的反常,"于民有弗堪"则指出这种变化给人民带来的不适与困扰。
接下来的"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通过对比腊月(农历十二月,即冬季)和往年春天的景象,强调了当下的气候异常。腊月本应寒冷,但现在却像往年的春天一样温暖。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反常气候下人们的身体感受,晚上出汗,早晨咳嗽,这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不适。
最后两句"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紊乱的困惑和无奈。北风应带来雪花,但却迟迟未至,似乎也不愿意降临在江南地区,这不仅是气候的反常,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与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气候异常的描写,折射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秩序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担忧。
中书采邑初管城,笛材饱霜摇绿云。
春烟落纸黑蛟瘦,不可一日无此君。
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
并刀失手刘寄奴,爨馀得与诗为地。
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
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