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重菉葹,椒兰为荆杞。
宋人宝燕石,安知球琳美。
真伪讵难分,奈何徒贵耳。
触热趋炎嵞,浮名取青紫。
岂不羡时荣,愿言敦素履。
黾勉以为期,毋为识者鄙。
楚人重菉葹,椒兰为荆杞。
宋人宝燕石,安知球琳美。
真伪讵难分,奈何徒贵耳。
触热趋炎嵞,浮名取青紫。
岂不羡时荣,愿言敦素履。
黾勉以为期,毋为识者鄙。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人们对于真假、美丑的不同认知与追求。首句“楚人重菉葹,椒兰为荆杞”通过楚地人民重视菉葹(一种草本植物)而忽视椒兰(香料)的例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价值判断上的偏颇。菉葹虽常见且实用,但因其普通而不被珍视;相反,椒兰虽稀少珍贵,却因其香气独特而备受推崇。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对于事物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接着,“宋人宝燕石,安知球琳美”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燕石是古代的一种宝石,但在未被发现其真正价值之前,人们并不知晓它与球琳(珍贵的玉石)相比的美丽。这不仅强调了知识与见识的重要性,也暗示了社会上对未知事物的无知和偏见。
“真伪讵难分,奈何徒贵耳”指出区分真伪并非易事,但人们往往仅凭耳闻或表面现象就轻易评判,忽略了深入理解和全面考察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对待个人品德、艺术作品还是科学理论,都可能因缺乏深入了解而产生误解。
“触热趋炎嵞,浮名取青紫”描绘了人们为了追求虚名和地位,不惜投身于名利场中的场景。这里的“青紫”通常指官服的颜色,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却可能背离了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真实追求。
“岂不羡时荣,愿言敦素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追求一时荣耀而非内心真正追求的人的反思。他既羡慕他们当下的成功,又希望他们能坚守内心的纯洁和朴实的生活方式,避免陷入名利的漩涡。
最后,“黾勉以为期,毋为识者鄙”则是诗人对自己或希望他人在面对诱惑和选择时,能够坚持自我,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努力成为真正的自己,避免被识者(即有见识的人)所鄙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探讨了社会价值观、个人追求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真理的主题。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
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
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
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
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
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
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
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
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
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
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
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
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
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
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
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
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
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
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
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
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
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
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元·吴师道】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https://shici.929r.com/shici/KDHCsygQ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