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其一》
《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

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

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登茅山,历经艰辛后意外达到山顶的景象。"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展现出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探索,暗示着只有耐心和坚持才能找到出路。"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表达了突然之间到达顶峰的惊喜和成就感。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通过个人感受,描绘出山巅的高寒与壮丽,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茅山在风雨中的渺小,万物在此刻都显得平凡,而诗人则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象的玄妙境界。

最后两句"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诗人感慨于这种超越世俗的境遇,认为它能让人洞察生活的无穷可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体上,这首诗寓含哲理,富有意境,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追求精神高峰的品格。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自举师不克,与二三同志怏怏不平赋此

落落南冠且笑歌,肯将壮志竟蹉跎。
丈夫不作寻常死,纵死常山舌不磨。

(0)

子羽哀词

柔肠百结泪悬河,玉埋香可奈何。
明月也知留佩玦,晓来长想画青娥。
仙魂已逐梨云梦,人世空传《薤露歌》。
自是忘情惟上智,此生长抱怨情多。

(0)

怀内

连江风雨雁争飞,目送南天泪满衣。
少妇夜深休闭阁,行人多向梦中归。

(0)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0)

中秋夜洞庭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眩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0)

大林寺 上人茅斋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士。
阴阴日光淡。
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