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是天歆汉,何曾鹿逐秦。
百年经五世,一垒岂三旬。
太室蒸尝永,元宫松柏新。
绍庭怀积悃,展拜此时申。
早是天歆汉,何曾鹿逐秦。
百年经五世,一垒岂三旬。
太室蒸尝永,元宫松柏新。
绍庭怀积悃,展拜此时申。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帝王陵墓的恭敬拜谒之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敬仰之心。诗人以“早是天歆汉,何曾鹿逐秦”开篇,巧妙地运用了“鹿逐秦”的典故,暗喻了对前朝的追忆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百年经五世,一垒岂三旬”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陵墓历经沧桑,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却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历史的恒久与伟岸。
“太室蒸尝永,元宫松柏新”描绘了陵墓周围的自然景观,太室山的蒸蒸日上,象征着帝王的功绩如同山岳般永恒;而松柏常青,则寓意着陵墓的庄严肃穆与后人的怀念之情。最后,“绍庭怀积悃,展拜此时申”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与敬意,以及在特定时刻表达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后人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陵的拜谒,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敬仰,也蕴含了对先辈功绩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的历史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