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一亭堠,岭腰散花竹。
松毛架曲阑,棕片盖高屋。
此邦殊秀文,吾将邻是卜。
居人在山中,日习不知福。
十里一亭堠,岭腰散花竹。
松毛架曲阑,棕片盖高屋。
此邦殊秀文,吾将邻是卜。
居人在山中,日习不知福。
这首诗描绘了仙霞岭沿途的美景,十里之间设置着亭堠,山腰处点缀着花竹。松树的枝叶如毛,巧妙地编织成弯曲的栏杆,而棕榈叶片则覆盖在高大的房屋上,显得自然而又别致。诗人赞赏此地的秀美文雅,表达了想要在此安居的意愿。他想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日生活在山中,习以为常,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朴素生活的福分。整体上,诗歌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文帝信云仁,清静以为治。
恻隐除肉刑,民租每蠲赐。
此已足千古,史贵传正义。
而何司马迁,博载失精粹。
如云慎夫人,衣乃不曳地。
设诚敦朴俭,铜山又何谓。
张武受金钱,加赏使心愧。
瘅恶尽若斯,尚廉谁则励。
观其任复土,毋乃有深意。
慨然叹史难,宁云责贤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