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步兵台,缅怀昔来游。
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
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
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
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
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
我登步兵台,缅怀昔来游。
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
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
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
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
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步兵台,回忆往昔游历之情。"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胸中壮丽的气势和超凡脱俗的情怀。而"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古迹凋敝的感慨。接下来的"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一句,通过对古代贤士之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信与谦逊。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两句,可能是在提及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用以强调自己的成就和幸福。"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一句,则表明诗人在登临高处时的豪放与自如,这里的"子安流"可能是指诗人李白的字,或是对其风格的借鉴。
最后,"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两句,显示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抒发胸中块垒和洗涤心灵的愿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诗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作为个人情感宣泄与精神寄托的重要角色。
泛泛严陵艇子,萧萧衡岳篮舆。
绝叹长年作客,重逢此岁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