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啸台·其五》
《啸台·其五》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我登步兵台,缅怀昔来游。

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

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

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

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

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

(0)
翻译
我登上步兵台,回忆起往日的游览。
英雄的声名回荡在千山万谷,奇异的气象弥漫在九幽深处。
转眼间旧迹已成往事,更何况如今又是千年时光。
鸾凤在苏门吟唱,我何必为那些同类感到惭愧。
可笑刘越石,庆幸的是他的功业得以保全。
您登高能赋诗,如同王勃般才情横溢。
您的诗作已经令人满意,洗涤了我万古的忧虑。
注释
缅怀:怀念,追忆。
英声:英雄的声名。
万壑:千山万谷。
九幽:指深邃的地下或神秘的地方。
鸾凤: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
刘越石:刘琨,字越石,晋代名士。
子安: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步兵台,回忆往昔游历之情。"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胸中壮丽的气势和超凡脱俗的情怀。而"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古迹凋敝的感慨。接下来的"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一句,通过对古代贤士之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信与谦逊。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两句,可能是在提及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用以强调自己的成就和幸福。"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一句,则表明诗人在登临高处时的豪放与自如,这里的"子安流"可能是指诗人李白的字,或是对其风格的借鉴。

最后,"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两句,显示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抒发胸中块垒和洗涤心灵的愿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诗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作为个人情感宣泄与精神寄托的重要角色。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过分水岭二首

不历闽山险,空云蜀道难。
有泉皆瀑布,无路不纡盘。
酒薄愁难破,诗成鼻为酸。
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

(0)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泛泛严陵艇子,萧萧衡岳篮舆。
绝叹长年作客,重逢此岁将除。

(0)

怀玉山旧游寄王彦博徐审知

南山白塔高何许,弄日摩穹相与曾。
放歌直下清溪去,落日半衔渔木灯。

(0)

既绝湖得顺风顷刻已见弁山二首

几向诗中觅弁峰,倦游何意道兹从。
欲搜短句五七字,却值浮云千万重。
颇觉啸歌随趣得,不同应接向人慵。
连朝苦厌浮家恶,今日翻思此地容。

(0)

寄毕叔文二首

小园春物比如何,想见花稠草作窠。
老去不能知许事,顾怀修碧可磨挲。

(0)

寄刘凝远丈二首

清时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属人。
求去非贪镜湖赐,归来便作许由邻。
喜闻吾党有高退,顿使幽居忘贱贫。
想见诗题硬黄纸,更无梦到软红尘。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