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当年拟馆娃,蜃楼海市霸图赊。
王孙已去遗芳草,宫院谁来扫落花。
歌管声沈闻贝叶,舞衫采彻现袈裟。
我非佞佛閒随喜,喜见梯航属一家。
此地当年拟馆娃,蜃楼海市霸图赊。
王孙已去遗芳草,宫院谁来扫落花。
歌管声沈闻贝叶,舞衫采彻现袈裟。
我非佞佛閒随喜,喜见梯航属一家。
这首诗描绘了海会寺的历史与现状,充满了对过往繁华与今日景象的对比与感慨。
首联“此地当年拟馆娃,蜃楼海市霸图赊”以海会寺所在的地理位置为背景,暗喻其曾是权贵们竞逐之地,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而短暂。馆娃,原指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宫殿,此处借指海会寺所在之地曾是权贵们的游乐场所。
颔联“王孙已去遗芳草,宫院谁来扫落花”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王孙,泛指贵族子弟,这里指曾经的权贵们。芳草和落花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与美好,如今却只剩下荒凉与寂静。
颈联“歌管声沈闻贝叶,舞衫采彻现袈裟”进一步描绘了海会寺的现状。歌管声沉寂,贝叶声起,暗示了从世俗的喧嚣转向了宗教的宁静;舞衫采彻现袈裟,则形象地展示了从歌舞升平到僧侣修行的转变,体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
尾联“我非佞佛闲随喜,喜见梯航属一家”表达了诗人对海会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佞佛,即信仰佛教,诗人并非出于对佛教的狂热崇拜,而是出于对海会寺及其背后历史文化的喜爱与欣赏。梯航属一家,意指海会寺作为一处宗教圣地,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前来朝拜,体现了其在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会寺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沧桑感,以及对宗教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