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杪冬登玉川门·其一》
《杪冬登玉川门·其一》全文
明 / 释今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才过粤岭已闻名,漱石空怀两载情。

乘兴顿忘冰雪色,望来渐觉骨神清。

嵯峨石势危城出,澎湃溪声春雨平。

心目屡分无可似,寒灯疏磬月微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今严的《杪冬登玉川门(其一)》描绘了深冬时节,诗人登临玉川门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首句“才过粤岭已闻名”,开篇即以“粤岭”点明地点,暗示此地风景独特,名声远播,为下文描绘景色埋下伏笔。接着“漱石空怀两载情”一句,通过“漱石”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

“乘兴顿忘冰雪色,望来渐觉骨神清”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乘着兴致登上高山,眼前的冰雪景色令他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而远处的景象则让他感到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净化过程。

“嵯峨石势危城出,澎湃溪声春雨平”进一步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和谐。巍峨的山石仿佛要冲破城墙,溪流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些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既雄伟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心目屡分无可似,寒灯疏磬月微明”两句,诗人的心灵与外界的景物产生了共鸣,即使是在寒冷的夜晚,也感受到了内心的温暖与光明。寒灯、疏磬、月微明,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深冬时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作者介绍

释今严
朝代:明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咏怀濠上古迹寄李伯承·其二

泉咽风鸣钓籁閒,千年秋水秘玄关。

君家濮上相邻近,不厌婆娑一树间。

(0)

玉河堤畔闻歌

一曲新声起凤楼,他乡明月易生愁。

凉风袅袅吹难去,并作寒波出御沟。

(0)

中秋傅逊之见过小楼

短榻疏灯对浊醪,朱弦切切为君操。

铜龙细咽孤城思,银汉晴翻万里涛。

鸿雁将归书懒寄,芙蓉销落兴无聊。

佳人白苧休相怨,共倚南楼看月高。

(0)

送郭郡牧还闽中

江干经岁罢垂纶,应为罗浮入梦频。

烽火故园双别泪,莺花千里独吟身。

长途健步犹存马,末路卑飞总畏人。

九曲风烟青雀舫,不知何处有迷津。

(0)

游浮丘移酌心远亭次陈公载韵

郭外名山卜筑新,草堂花径亦相邻。

三休竟老王官谷,四皓虚称汉室臣。

金液方中迷日月,桔槔机上偃丝纶。

五龙莫更誇高卧,恐有徵书到隐沦。

(0)

唐观察招饮天书道院

一出关门马首东,岂知交在片言中。

浮沈莫问青藜杖,身世行依紫极宫。

鸣玉昔联南省步,和歌真有郢人风。

青林铙吹沈沈夜,阮籍何须叹路穷。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