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山水郡,行行襟抱清。
两崖束沧江,扁舟此宵征。
卧闻滩声壮,起见渚烟横。
西风林木净,落日沙水明。
高旻众星出,东岭素月生。
舟子棹歌发,含词感人情。
人情苦不远,东山有遗声。
岂不怀燕居,简书趣期程。
优游恐不免,驱驰竟何成。
我生悠悠者,何日遂归耕。
历历山水郡,行行襟抱清。
两崖束沧江,扁舟此宵征。
卧闻滩声壮,起见渚烟横。
西风林木净,落日沙水明。
高旻众星出,东岭素月生。
舟子棹歌发,含词感人情。
人情苦不远,东山有遗声。
岂不怀燕居,简书趣期程。
优游恐不免,驱驰竟何成。
我生悠悠者,何日遂归耕。
这首《桐庐道中》是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桐庐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历历山水郡,行行襟抱清”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愉悦心情。接着,“两崖束沧江,扁舟此宵征”描绘了夜晚江面的静谧与扁舟独行的孤独,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卧闻滩声壮,起见渚烟横”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展现了夜晚江边的壮丽景象。随后,“西风林木净,落日沙水明”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景色,西风吹拂下的林木显得格外清新,落日余晖照耀下的沙水明亮如镜。
“高旻众星出,东岭素月生”则将视角转向天空,描绘了夜空中星星闪烁、月光皎洁的美丽画面。最后,“舟子棹歌发,含词感人情”写出了舟子的歌声,不仅表达了旅途的寂寞,也蕴含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人情苦不远,东山有遗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处他乡,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却始终难以割舍。“岂不怀燕居,简书趣期程”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向往宁静的生活,又不得不为公务奔波。
“优游恐不免,驱驰竟何成”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追求与现实束缚之间冲突的感慨,无论怎样努力,似乎都难以达到心中的理想状态。“我生悠悠者,何日遂归耕”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愿,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尘世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赵孟頫作为文人墨客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