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寻君日,忻逢搦管閒。
恩疏双凤阙,迹远九龙山。
石室名曾勒,岩窗草屡删。
相将怜戢羽,吾亦倦飞还。
策杖寻君日,忻逢搦管閒。
恩疏双凤阙,迹远九龙山。
石室名曾勒,岩窗草屡删。
相将怜戢羽,吾亦倦飞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携杖探访友人顾仲长山居的情景。首句“策杖寻君日”点明了行动的时间与目的,即在某日带着手杖去寻找友人。接着“忻逢搦管闲”表达了在友人处得到片刻宁静的喜悦,搦管指拿起笔,此处暗示友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恩疏双凤阙,迹远九龙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双凤阙象征繁华与权力中心,九龙山则代表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生活环境的清幽与淡泊。接下来“石室名曾勒,岩窗草屡删”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自然与静谧,石室与岩窗是自然元素的融入,而“名曾勒”和“草屡删”则暗示了对名声与物质的淡然态度。
最后,“相将怜戢羽,吾亦倦飞还”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与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戢羽意为收起翅膀,比喻停止追求或飞翔,这里既是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疲惫的自我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胸中空峥嵘,尺寸未藉手。
开窗纳钟山,江南是吾有。
区区丘壑恋,用意颇自负。
吴楚一蹉跎,花时隔杯酒。
得闲乃坐误,乱至复谁咎。
惜哉鱼乌乡,遂令虎豹守。
徙薪已无及,增灶不可狃。
九鼎方沦渊,破甑那回首。
忽闻解兵令,其衷殆天诱。
去灰待收拾,于汝亦云厚。
径荒就芜蔓,树槁变衰丑。
意惟倾青溪,庶可涤尘垢。
严城夜再起,独啸谁与友。
虫声和月色,慰此循墙走。
怀归恐无期,辟地宁可久。
何处觅高原,河清俟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