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大僚》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大僚》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綵服学婴儿。

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

(0)
注释
堂上:家中客厅。
尊亲:尊敬的父母。
鹤发:白发。
垂:下垂。
十年禄仕:十年为官生涯。
不相离:始终在一起。
何期:没想到。
膝下承颜:在父母膝下尽孝。
山中:山区或偏远之地。
谪宦:被贬官。
重茵:厚实的垫褥(比喻富贵生活)。
子路:孔子弟子,以贫寒著称。
空:空有。
綵服:彩衣(古代官员或贵族的服饰)。
婴儿:比喻纯真无知。
全家送尔:全家陪你。
随乡荐:随你去偏远的地方。
朝端:朝廷。
献此诗:献上这首诗。
翻译
厅堂之上,父母双亲白发斑驳,陪伴我十年官场生涯从未离去。
未曾想到,我本应在膝下承欢的日子,却成了被贬山中的官员。
像子路那样贫穷无靠,我只能身穿彩衣模仿婴儿般纯真。
全家人都陪你来到这偏远之地,让我把这首诗献给朝廷以表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所作,名为《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大僚》。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和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表达,展现了作者送别弟弟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心境。

首句“堂上尊亲鹤发垂”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一位老者在家中的形象,鹤发垂指的是老人的头发已然花白,这是一个家庭温馨、代际和睦的场景。紧接着,“十年禄仕不相离”则说明了作者与弟弟长久以来一直未曾分离过,共同经历了十年的时光。

第三句“何期膝下承颜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那些在父母膝下接受教诲、享受家庭温暖的日子。然而,“却是山中谪宦时”则转而描绘出作者目前处于一种被贬官隐居的境遇,山中生活与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未有重茵如子路”表达了对古人子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孝著称)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自己弟弟尚未成名的情况表示慰藉。接着,“空披綵服学婴儿”则是在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弟弟即将踏入仕途、开始学习成人礼仪的期望。

最后两句“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展示了整个家庭对于弟弟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支持与鼓励,以及作者亲自为弟弟送行并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弟弟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期望,以及自己隐居生活中的淡然自得。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卖花声

小影落金尊。绿蘸眉痕。东风吹急燕生嗔。

红到桃花无缝处,藏了春人。旧曲惯翻新。

不动歌尘。累侬千遍唤真真。

分付秋波休更转,留住些魂。

(0)

满江红·其二

尺八琼箫,算不与、莺花堕劫,尽分付、才人笔底,春魂飘瞥。

词客有灵应识我,书生薄命真同妾。

把鬓丝、禅榻旧心情,和君说。谢娘院,鸳尘歇。

秋娘渡,鸥波咽。剩青溪隔雨,红桥支月。

忏泪无功聊忏梦,伤春已误还伤别。

记秦淮、水榭上镫时,筝船发。

(0)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五十一

离肠九曲逗柔条。带眼频移损瘦腰。

便织花圈投水去,缠绵犹自绕红桥。

(0)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二十二

虚传丽则长杨赋,乍可清风栗里庭。

边塞北条维地络,永丰西角动天星。

(0)

烛影摇红·其四

月色惊乌,愁人无寐疑窗晓。

鼍更历历是离心,寻梦关山道。风卷檐花似扫。

助凄感、虚廊鹤啸。揽衣推枕,籁沉天寂,荒鸡恨早。

(0)

忆汉月·其三

鬈发月梳云裸。娇称星匀霞亸。

镜菱香玉不禁销,却费水沉熏坐。

青鸾无计问,应有恨、碧蛾双锁。

雁云消息叩心期,书字报来偏左。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