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不偕兮心相疑,欢虽谐兮愁易离。
君荷衣兮蕙带,逍遥山中兮桂为盖。
天门兮既辟,腾而上兮云之际。
石有涧兮山有峰,心相慕兮交不逢。
税吾车兮絷马,愿褰衣兮从子。
迹不偕兮心相疑,欢虽谐兮愁易离。
君荷衣兮蕙带,逍遥山中兮桂为盖。
天门兮既辟,腾而上兮云之际。
石有涧兮山有峰,心相慕兮交不逢。
税吾车兮絷马,愿褰衣兮从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祀白鹿先生迎送神辞三首(其三)送神》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仙境的向往和与意中人难以相聚的惆怅。首句“迹不偕兮心相疑”,描绘了两人虽然身不能至,但心却有所牵绊的复杂情感。接下来,“欢虽谐兮愁易离”进一步强调了短暂欢愉后的分离之苦。
诗人通过“君荷衣兮蕙带,逍遥山中兮桂为盖”描绘出一幅神仙般的画面,白鹿先生身着荷衣,佩戴蕙带,在山中自由自在,仿佛桂树为他遮蔽天空,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逍遥生活。然而,“天门兮既辟,腾而上兮云之际”又暗示了这种理想境界遥不可及,如同天门开启,只能仰望。
“石有涧兮山有峰,心相慕兮交不逢”表达了诗人与意中人的心意相通,却因现实阻隔而无法相遇的遗憾。最后两句“税吾车兮絷马,愿褰衣兮从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愿意放下一切,追随对方的心愿,展现了深深的执着和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中爱情的无奈,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世界。
入秋一月雨,病客兴萧索。
今日趁新晴,肩舆出南郭。
入言兴善寺,地胜可栖托。
扶童恣眺览,果使心眼扩。
清阴竹树纷,秋色丹黄错。
槿亦暂敷荣,桂犹迟破萼。
山僧意殊厚,续有重阳约。
且吃赵州茶,胜尝康子药。
顿教万缘空,肯受六根缚。
何当驱病魔,重理双芒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