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迥逢高驻马频,雪晴闲看洛阳春。
莺声报远同芳信,柳色邀欢似故人。
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
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
值迥逢高驻马频,雪晴闲看洛阳春。
莺声报远同芳信,柳色邀欢似故人。
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
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
此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洛阳城内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值迥逢高驻马频”表明诗人在一个高处频繁地勒住马匹,享受着远眺的乐趣。接着,“雪晴闲看洛阳春”则是说在雪后晴朗的天气中,诗人悠闲地观赏洛阳城里的春色。
“莺声报远同芳信”一句,以莺鸟的鸣叫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同芳信”暗示着与朋友共同的美好记忆和忠诚的情谊。“柳色邀欢似故人”则形容初春时节柳树的嫩绿颜色,如同久违的旧友一般令人心生欢喜。
“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感慨。昔日与鲜花一同盛放的容颜,如今却是鬓发与初生的青草争取新意。
最后,“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中种种往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佛法修持之“净因”的珍视。这里的“汤师”可能是指某位佛教高僧或是诗人的内心导师。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早春景色与个人情怀的美妙结合,是一幅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古典诗词画卷。
讲习延东观,趋陪盛北宫。
惟师恢帝则,敷教叶天工。
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
洞门清永日,华绶接微风。
萐降尧厨翠,榴开舜酒红。
文思光万宇,高议待升中。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缺一韵)。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征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
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
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
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洄沿南谿夕,流浪东山春。
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
探炼备海峤,赏心寓情人。
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
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
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