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斋杂感·其三》
《秋斋杂感·其三》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息影山中两鬓苍,感怀身世正茫茫。

无才祇合田园老。有志何曾弧矢偿。

倦马归来途尚识,黄粱炊罢梦全忘。

悲秋宋玉工词令,谱出新声当乐章。

(0)
鉴赏

这首诗《秋斋杂感(其三)》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首联“息影山中两鬓苍,感怀身世正茫茫”开篇即以“息影山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两鬓斑白的外貌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而“感怀身世正茫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人生意义的迷茫与感慨,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颔联“无才祇合田园老,有志何曾弧矢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前句“无才祇合田园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无奈与自嘲,后句“有志何曾弧矢偿”则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即使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却始终未能实现,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感叹。

颈联“倦马归来途尚识,黄粱炊罢梦全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倦马”,虽已疲惫不堪,但对归途仍能辨认,象征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留恋;而“黄粱炊罢梦全忘”则是对过去梦想破灭的写照,如同黄粱一梦,醒来后一切皆空,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失落。

尾联“悲秋宋玉工词令,谱出新声当乐章”引用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宋玉的故事,借以表达诗人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虽然内心充满悲伤,但仍能以艺术的形式抒发情感,创作出新的诗歌作品,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一联既是对宋玉才华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勉励,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境遇、理想与现实冲突、以及艺术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答潘子登

天之为文星与月,人之为文笔与舌。

自从星月一晦冥,文章正脉几于绝。

挑灯昨夜读君书,字字行间皆有血。

君父之辱义正同,有口莫向他人说。

精卫填海海未乾,愚公移山山可裂。

山崩海竭必有时,此心不与天壤灭。

蘸笔须到星宿源,磨锋必用昆吾铁。

但能闭户造坚车,今古修途同一辙。

(0)

答梁颙若

伏波桥侧石湖湾,生长难忘是此间。

穷海见闻唯白浪,孤城表里出青山。

身同坠叶犹知本,老对衰杨自怯攀。

频得瑶缄远相待,好秋端为故人还。

(0)

代寄毛子霞

久辞黄绶逐征篷,欲讯离居意万重。

倚马近飞何处檄,烹鱼频是隔年封。

江湘屈指三千里,衰老低头四百峰。

一读新诗一惆怅,鹤楼尊酒限相从。

(0)

赠秦番禺子芳二首·其一

疏壑行趋暖,新苗渐得霖。

俗依仁政久,春与县花深。

家学时光大,君恩日照临。

即看徵卓鲁,绝胜贡璆琳。

(0)

赠温

永安新邑百年馀,山峻泉高毓秀初。

贾傅妙龄将入洛,太真英略岂怀居。

庭趋诗礼闻金铎,策对天人拜玉除。

雏凤清声非一日,即看云驷上冲虚。

(0)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其二

已息经旬雨,犹逢饮涧霓。

水痕高在树,山色近看泥。

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

农家栖未定,不暇事耕犁。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