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薝卜》
《薝卜》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名花何必问曼陀,鼻观参来满素珂。

六出飞英回玉女,半林澹月映维摩。

色香空际真无着,妙果拈来似尚多。

却忆鹿园移植久,一枝长许伴优婆。

(0)
鉴赏

此诗《薝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薝卜(即曼陀罗花)为题,借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首句“名花何必问曼陀”开篇点题,以曼陀罗花作为名贵之花的象征,暗示其非凡的品质和价值,同时也提出疑问,是否真的需要追问其名号,强调了花本身的内在美和价值。接着“鼻观参来满素珂”一句,运用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将曼陀罗花的香气与洁白的花朵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能闻到花香,看到满树素白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六出飞英回玉女,半林澹月映维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薝卜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六出飞英比喻花瓣如雪花般轻盈飘逸,玉女则形容花的纯洁与优雅;半林澹月映维摩,则是将薝卜花与月光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维摩则借佛教中的高僧形象,暗示薝卜花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色香空际真无着,妙果拈来似尚多”两句深化主题,通过“色香空际”表达薝卜花的色与香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空灵;“妙果拈来似尚多”则暗示了薝卜花所蕴含的智慧与美好,如同佛家的妙果,虽已摘取,但其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依然丰富。

最后,“却忆鹿园移植久,一枝长许伴优婆”两句,诗人回忆起在鹿园(可能指寺庙或园林)种植薝卜已久,如今一枝薝卜花能够陪伴优婆(佛教中的修行者),表达了诗人对薝卜花长久陪伴与精神寄托的感慨,以及对高洁品格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薝卜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寓意了诗人对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颂·其一

夺人不夺境,缘自带譊讹。

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

骊珠光灿烂,蟾桂叶婆娑。

觌体无差互,还应滞网罗。

(0)

大隐赋附歌·其二

曾澜起兮风自飘,云溶溶兮连泬沉寥。

微风息兮波以平,云霏霏兮开杳冥。

重岩邈兮修已远,洄潭渺兮深复浅。

羽馀觞兮空馀罍,玉颜酡兮山已颓。

羲皇何以不复回,捐形弃世兮如我何哉。

金踊跃兮求莫耶,为不祥兮将奈何!

(0)

答乐天见寄履道新小滩诗

请向归仁砌下看。

(0)

回波乐·其七十七

身强被却罪,修福只心勤。

专意涓涓念,时时报佛恩。

得病不须卜,实莫浪求神。

专心念三报,莫乱自家身。

十念得成就,化佛自迎君。

若能自安置,抛却带囚身。

(0)

诗并序·其四十七

来如尘暂去,去如一坠风。

来去无形影,变见极匆匆。

不见无常急,业道自迎君。

何处有真实,还凑入冥空。

(0)

颂六十二首·其十一

浮云南北竟无归,子客东西何可依。

原宪糟糠窃有望,田氏膏腴讵敢希。

蔼蔼庑庭绝车马,寂寂蓬门掩席扉。

宿昔偷光吝馀照,今日穷途空自欺。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