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谷结时雷已动,荒台看处雪犹埋。
崩腾沙雳乘风下,宛转珠玑压雨来。
已激山声如骇浪,更回天色似寒灰。
何繇得见晴辉上,愁放昏昏睡眼开。
穷谷结时雷已动,荒台看处雪犹埋。
崩腾沙雳乘风下,宛转珠玑压雨来。
已激山声如骇浪,更回天色似寒灰。
何繇得见晴辉上,愁放昏昏睡眼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雹》,描绘了雹降时的景象。首句“穷谷结时雷已动”写出了雹来临前山谷中隐隐的雷声,暗示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次句“荒台看处雪犹埋”则以雪比喻雹子,形象地展现了雹子降落时的密集和覆盖力。
第三句“崩腾沙雳乘风下”进一步描绘雹子如沙石般狂暴地随风坠落,气势惊人。第四句“宛转珠玑压雨来”则运用比喻,将雹子比作珠玑,形容其晶莹剔透且密集如雨点般落下。
第五句“已激山声如骇浪”通过山声的震动,烘托出雹子带来的震撼力量,如同惊涛骇浪。最后一句“更回天色似寒灰”则渲染了雹后阴沉的天色,给人以寒冷和压抑之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雹子从酝酿到降落的全过程,以及它带来的强烈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威力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以“何繇得见晴辉上,愁放昏昏睡眼开”表达对晴朗天气的期待,暗示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困境中的挣扎。
玉局祠官殊不恶,衔如冰清俸如鹤。
酒壶钓具常自随,五尺新篷织青箬。
倚楼看镜待功名,半世儿痴晚方觉。
何如醉里泛桐江,长笛一声吹月落。
蒋公新冢石马高,谢公飞旐凌秋涛。
微霜莫遣侵鬓绿,从今二十四考书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