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车》
《车》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舟止奔牛堰,始识丹阳车。

规制殊草草,力不任驰驱。

淮安距宿迁,代之牛与驴。

轩盖乃差大,双轮夹一舆。

軝衡輗軏轸,名物与古殊。

梓人不知经,多以方言拘。

输载亦稍丰,日行百里馀。

御者非王良,隉杌不安车。

蒲轮召申公,养老宜徐徐。

干禄以为荣,愧我非纯儒。

小儿问金根,其制复焉如。

舆服汉最详,具载班范书。

慎勿似韩昶,问学当勤渠。

(0)
注释
舟:船只。
奔牛堰:地名。
丹阳车:指丹阳地区的车辆。
规制:规格。
制:构造。
殊:不同。
草草:粗糙简陋。
驰驱:快速行驶。
淮安:地名。
宿迁:地名。
牛与驴:传统的运输工具。
轩盖:车顶。
差大:较大。
舆:车厢。
軝衡:车轴。
輗軏:车辕部件。
轸:车尾。
梓人:木匠。
经:构造原理。
方言:地方语言。
输载:装载。
丰:丰富。
百里馀:超过百里。
御者:驾车者。
王良:传说中的善驾车者。
隉杌:形容车不稳定。
蒲轮:古代迎接贤者的车。
申公:历史人物。
养老:养老之事。
干禄:追求官职。
纯儒:纯粹的儒家学者。
金根:可能指车轴或车体。
舆服:车马服饰。
汉最详:汉代记载详细。
班范书:班固和范晔的著作。
韩昶:历史人物。
勤渠:勤奋努力。
翻译
船停在奔牛堰,初次见识丹阳的车。
车辆规制粗糙简陋,力量不足难以快速行驶。
从淮安到宿迁,代替牛和驴的运输方式。
车驾宽敞,由两轮支撑着中间的车厢。
车上的部件名称与古代不同,工艺独特。
木匠不懂车的构造,常受限于地方方言。
装载物资丰富,每日行程可达百里以上。
驾驭者不是王良那样的好手,车子颠簸不稳。
如同蒲轮迎接申公,养老之事应从容不迫。
追求官位视为荣耀,我愧非纯粹的儒家学者。
小孩询问金根车的细节,其构造又是怎样的呢。
关于车服的记载,汉代最为详细,班固和范晔的书中都有详述。
切勿如韩昶般轻率,学习应当勤奋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车》,通过对丹阳地区车辆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当地交通工具的观察和评价。诗中首先描述了舟车在奔牛堰的换乘,指出丹阳的车辆设计较为简陋,难以承受快速行驶。接着,诗人比较了车辆与牛驴的运输效率,指出虽然车辆较大且装载丰富,但驾驭技术不佳,可能导致行驶不稳定。

诗人借用典故,提到蒲轮召申公,意在倡导缓慢而安稳的养老方式,批评那些追求功名的人,暗示自己并非一心追求仕途。最后,诗人通过小孩询问车辆细节,引出汉代对于舆服的详细记载,提醒读者学习应当勤奋,不要像韩昶那样浅尝辄止。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既展示了古代交通工具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见解。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春日泛舟过北远山村·其一

山容染黛水澄泓,面面江村画意迎。

迟日暖烟临上巳,轻阴微雨酿清明。

沿堤草色无中有,拍岸波光坐里行。

最爱鳞塍方脉起,扶犁叱犊一声声。

(0)

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六

嬉春人竞打秋千,婀娜腰支綵袖联。

画板红绳尚心怯,骑鸾底用学飞仙。

(0)

正月晦日作

剪罢宜春胜,燃阑太乙灯。

光风依蕙转,淑气与云腾。

镜浦痕将泮,瑶山色尚凝。

渐看柳眼放,喜泼瓮醅澄。

社燕思营垒,池鱼已负冰。

昆明留宴赏,故事有谁徵。

(0)

途次杂咏用上平声韵·其八

何年峰顶建招提,翻觉岚光出谷低。

他日吟诗云壑上,铃声幡影待重题。

(0)

闻雁

去岁龙沙人射雁,今年蓟野雁书人。

一般剪烛吟行帐,几个冲烟度远津。

月色写空珠露白,沙痕涨浦縠波新。

衡阳此去来应速,好带洞庭湖上春。

(0)

秋夜有作

银汉静无声,芳丛露华白。

寒蛩语其根,唧唧闻瑶席。

素月流松间,金籁度窗隙。

欹枕怀治安,岂作悲秋客。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