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岂忘世,脉脉重端居。
旷怀不可极,清风生太虚。
寂寂独无营,欣欣常有馀。
童子启窗户,昼读孔氏书。
窅然在隘巷,时来长者车。
问我何栖迟,东陵未丘墟。
矧伊幽州士,胡为卧空庐。
答云各有志,素丝尚匪污。
相从赋《黄鸟》,驾言歌《白驹》。
凤兮或来下,愧彼狂接舆。
守道岂忘世,脉脉重端居。
旷怀不可极,清风生太虚。
寂寂独无营,欣欣常有馀。
童子启窗户,昼读孔氏书。
窅然在隘巷,时来长者车。
问我何栖迟,东陵未丘墟。
矧伊幽州士,胡为卧空庐。
答云各有志,素丝尚匪污。
相从赋《黄鸟》,驾言歌《白驹》。
凤兮或来下,愧彼狂接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李叔成在静怡精舍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守道岂忘世”,表明他虽坚守道义,但并未完全与世隔绝,心中仍存有对世事的关注。接着“脉脉重端居”则展现了他深沉内敛的性格,即使独处也保持着高洁的品行。
“旷怀不可极,清风生太虚”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其胸怀之广,仿佛能包容天地间的一切,清风自虚空中吹拂而过,象征着他的心灵纯净无染。接下来,“寂寂独无营,欣欣常有馀”进一步描绘了他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即使独自一人,也感到满足和快乐。
“童子启窗户,昼读孔氏书”一句,点明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读书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随后,“窅然在隘巷,时来长者车”则暗示了外界的来访,虽然身处狭小的巷道,却能偶遇德高望重之人,显示出他虽隐居但并不闭塞。
“问我何栖迟,东陵未丘墟”两句,可能是他人对他为何隐居的询问,他以“东陵未丘墟”作为回答,可能是指自己尚未到达功名利禄的顶峰,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利的淡漠态度。
“矧伊幽州士,胡为卧空庐”则可能是对其他同样来自幽州的士人的疑问,他以“各有志,素丝尚匪污”回应,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应轻易被世俗所玷污。
最后,“相从赋《黄鸟》,驾言歌《白驹》”两句,通过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与朋友相聚、赋诗饮酒的欢乐场景。“凤兮或来下,愧彼狂接舆”则是以凤凰自比,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或许不如狂人接舆那样自由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叔成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破壁湿海藓,水退日气蒸。
云是舒公宅,其孙艾且仁。
昔公初作尉,视事即斩人。
上书称臣亶,待罪沧海滨。
天子有诏至,汝亶可治民。
尔时荆文公,上方邑之鄞。
闻此辄异之,久会公秉钧。
谓此非狂狷,引用至中丞。
立朝思蹇谔,庶以报君亲。
苏公下诏狱,谗者用事新。
于此与有力,岂为重其身。
晴风吹海雨,山川尚横陈。
俛仰勿太息,徒为惊尔邻。
松风四山来,清宵响瑶琴。
听之不能寐,中有怨叹音。
旦起绕其树,磈砢不计寻。
清音可敷席,有酒谁与斟。
由来大度士,不受流俗侵。
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