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袅入袖中蛇,读易山斋日未斜。
领取乾坤分付意,扶留生耳木犀花。
香烟袅入袖中蛇,读易山斋日未斜。
领取乾坤分付意,扶留生耳木犀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香烟袅入袖中蛇",形象地写出烟雾缭绕,仿佛一条蛇般缠绕在诗人的衣袖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诗人身处"山斋"之中,专心致志地阅读《易经》,时间已近傍晚,"日未斜"暗示着专注与沉浸的程度。
"领取乾坤分付意",诗人似乎在领悟天地之间的深意,暗示着他对宇宙法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扶留生耳木犀花",此处"扶留"可能是指留连不去,"木犀花"则可能是桂花,以其芬芳寓意智慧与高洁。这句诗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智慧如同木犀花的香气,长久留在心中,滋养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读书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体现了明代文人陈献章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无形道体,运阳光、密布通微恢鄂。
炫惚昏衢烹浩气,冲塞英华盈落。
莹日千寻,清风万里,显焕神光烁。
夷门羽化,太玄一派灵廓。
孤然脱洒无双,于中清净,不许纤尘著。
养就胎仙神貌雪,出入无间绰约。
紫府游行,瑶宫饮宴,赐我逍遥乐。
金童捧盏,妙音引上龙阁。
韶光迅速,似蚁循环。往复不断相连。
过了一岁,不觉又早一年。
忽然无常限到,向前程、着是推延。
修行事,道他人有分,自己无缘。
若也回头省悟,弃功名富贵,物外翛然。
保养元精,玉炉片雪烹煎。
恍惚乾坤莹彻,灿玲珑、日耀辉鲜。
三光秀,混一灵真性,送上瑶天。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
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赓未。
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
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
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
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
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
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道人星下礼蒲团。
宝鼎爇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
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