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林取路向西移,敬仰崇祠一念驰。
作镇配天首五岳,居方出震佑嘉师。
唐槐汉柏应依旧,秋月春风又几时。
香帛太常依例遣,祈年惟是祷无私。
泉林取路向西移,敬仰崇祠一念驰。
作镇配天首五岳,居方出震佑嘉师。
唐槐汉柏应依旧,秋月春风又几时。
香帛太常依例遣,祈年惟是祷无私。
此诗描绘了对岱庙的景仰与敬意,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元素的融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情。
首联“泉林取路向西移,敬仰崇祠一念驰”,诗人从行走的动态出发,描绘了前往岱庙的路径,同时表达了对崇祠的深深敬仰之情,一念之间,思绪已飞驰至圣地。
颔联“作镇配天首五岳,居方出震佑嘉师”,点明了岱庙在天地间的重要地位,作为五岳之首,它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权威,还承载着保护嘉师(可能指教育或文化领域的师长)的责任,体现了人与自然、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颈联“唐槐汉柏应依旧,秋月春风又几时”,以唐槐汉柏为象征,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秋月春风的更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尾联“香帛太常依例遣,祈年惟是祷无私”,表达了对岱庙祭祀活动的尊重与理解,香帛的祭品按照传统习俗进行,而祈祷则是出于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不求私利,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与信仰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岱庙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祭祀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天地神明的虔诚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