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友人》
《赠友人》全文
唐 / 李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凤城烟霭思偏多,曾向刘郎住处过。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

(0)
注释
凤城:繁华的都城。
烟霭:弥漫的雾气或烟尘。
思偏多:思绪特别多。
刘郎:泛指才子或过去的熟人。
银烛:明亮的银色蜡烛。
玉箫:精致的玉制箫。
佳人:美女。
嘶马:嘶鸣的马。
翠蛾:青黑色的眼眉,代指美女。
改:改变。
桐树:梧桐树。
婆娑:形容树木摇曳生姿。
翻译
在繁华的都城中,我思绪纷飞,特别怀念曾经刘郎居住的地方。
在明亮的银烛光下,我贪杯劝酒,耳边响彻着玉箫悠扬的歌声。
美人依依不舍地看着离别的马匹,公子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美丽的眉眼。
今日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街道已经改变,只有那株老梧桐树依然倚墙而立,绿意盎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重逢的场景。"凤城烟霭思偏多",凤城即长安(今陕西西安),这里是作者心中的一个重要地点,烟霭之中蕴含着无限情思。"曾向刘郎住处过",刘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这里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这是描述一次宴会场景。银烛和玉箫都是高雅的器物,比喻环境优雅而豪华。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享受着美酒与佳人的歌声。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这里的“佳人”通常指的是女子,而“公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 嘶马”、“翠蛾”都是古代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中表达了在离别时刻,对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珍惜。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诗人今日再次回到这个曾经的地方,而这里的景色已经发生了变化,门巷(即门前的小巷)有所改动。"出墙桐树绿婆娑"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一种生长与变化之中蕴含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李远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0)

开诸方语

收拾残花贴故枝,游蜂舞蝶谩纷飞。

莫教嗅著无香处,懡㦬还从旧路归。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五

天寒地冷,昼短夜长。死灰拨尽,没可商量。

昨夜三更月到窗。

(0)

浪淘沙令

黄道雨初乾。霁霭空蟠。东风杨柳碧毵毵。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倦客亦何堪。

尘满征衫。明朝野水几重山。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0)

效孟郊体七首·其六

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

尚馀粲粲珠,点缀枝叶繁。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莓苔傥可食,咽雪待朝暾。

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0)

贫游

厄贫作客嗟不辰,栖危更觉怀家频。

接泥渡头漫簇云,飞雪成块打倒人。

隔江黄梅山嶙峋,莫障疆场风沙尘。

巴河未放船出津,岁晚客子多苦辛。

伊谁急利行移新,茶引濡滞太不仁。

书生枉困千金身,呕尽心力无由伸。

乾坤误我此行役,徒然梦想南山宅。

庐阜要穷仙佛迹,须将姓字磨崖石。

春风春日春酒碧,脱却俗务劳双屐。

携锄剩采白云薇,只欲了此心愿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