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春何处。绿遍春归路。
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
斜阳还在高树。斗凄楚。细映霞成缕。
银钩渐生娇妩。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
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朝朝都上眉驻。
莫问春何处。绿遍春归路。
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
斜阳还在高树。斗凄楚。细映霞成缕。
银钩渐生娇妩。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
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朝朝都上眉驻。
这首诗名为《碧牡丹》,是清代诗人苏穆所作。诗人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离别之苦的感慨。首句“莫问春何处”,暗示春天已经悄然离去,不再可寻。接着,“绿遍春归路”描绘了春色满溢的画面,但又暗含着春归之路的寂寥。“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表达了对春风无情地驱赶春光的惋惜。
诗人放眼望去,“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描绘出天边云层浓厚,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凄凉景象。夕阳“斜阳还在高树”,虽有余晖,却无法温暖即将消逝的春日。“斗凄楚”四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接下来,“细映霞成缕”描绘了夕阳透过云层的光影,如同细丝般缠绵。
“银钩渐生娇妩”中的“银钩”可能指的是月牙,暗示夜晚的来临,而“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则表达了即使月圆也无法缓解离别的愁绪。诗人感叹,这月光虽然美丽,却不如菱花那样能直接传达闺中人的愁苦之情。“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一句,借菱花比喻闺中女子的愁绪,更显哀婉。
最后,“朝朝都上眉驻”描绘了愁苦之情日复一日地刻在眉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忧虑和无尽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苦的细腻感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