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番社》
《番社》全文
清 / 宋永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百里长征山径纡,溪边竹里走番奴。

蛮音杂沓闻鶗鴂,茅屋参差入画图。

裸体威仪存幅布,缠头修饰喜生刍。

有时客至呼兄弟,一笑频斟打喇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首句“百里长征山径纡”,以“百里长征”形容路程之遥远,山路蜿蜒曲折,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接着“溪边竹里走番奴”,点明了地点在溪流边、竹林中,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而“番奴”一词则体现了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称谓,带有一定的人文色彩。

“蛮音杂沓闻鶗鴂”一句,通过“蛮音”和“鶗鴂”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土人情,鶗鴂是一种鸟名,其叫声在这里被用来象征边疆特有的声音,增加了诗歌的地域特色。

“茅屋参差入画图”一句,将简陋的茅屋与美丽的画卷相提并论,既赞美了边疆人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裸体威仪存幅布,缠头修饰喜生刍”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边疆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原始的裸体状态,另一方面,又通过“幅布”和“生刍”(草)进行简单的装饰,展现了边疆民族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生活态度。

最后,“有时客至呼兄弟,一笑频斟打喇酥”两句,描绘了边疆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无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自己的兄弟,都能得到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招待,体现了边疆民族淳朴、友善的性格特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情和人文精神,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宋永清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二月八日偶成·其一

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

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0)

题妙庭观·其二

要识仙霞五色丹,须还苔琐旧灵坛。

玉楼更疑群仙宿,移向长虹卧处安。

(0)

喜迁莺·其四寿薛枢密

去年玉燕,记曾期今岁,瑶光入度。

今日都人,从头屈指,尽是黑头公辅。

争道一朝语合,谁信千龄际遇。更积雨。

晓来晴,洗出琉璃秋宇。笑语。知何许。

旆卷青霓,来自钧天所。

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要识云台高绝,更有凤池深处。从今数。

看千秋万岁,永承明主。

(0)

望秦川/南歌子·其二

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断云侵晚度横塘。

小扇斜钗依约、傍牙床。蘸蜜分红荔,倾筒泻碧香。

醉时风雨醒时凉。明月多情依旧、过西厢。

(0)

蜡梅

画楼人醉烛高烧,滴在寒枝蜡未消。

蕊撇打莺金弹滑,花悬驱雀綵铃摇。

歌儿戏拍供檀板,妆女轻裁贴翠翘。

酒揭黄封诗嚼淡,时匀乳蜜过山腰。

(0)

月珠寺明月楼·其一

秀爽盘空翠不收,阴晴俱好更宜秋。

沧江也爱楼头月,故抱青山月样流。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