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颓然一病僧,支离瘦骨伴枯藤。
扫除习气嗟犹在,摆脱尘缘愧未能。
案上纵横堆药裹,箧中颠倒贮书縢。
青鞋布袜从兹始,试叩如来大小乘。
短褐颓然一病僧,支离瘦骨伴枯藤。
扫除习气嗟犹在,摆脱尘缘愧未能。
案上纵横堆药裹,箧中颠倒贮书縢。
青鞋布袜从兹始,试叩如来大小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的僧人形象,他身着简陋的短褐,形貌憔悴,瘦骨嶙峋,与枯藤为伴,显得孤独而落魄。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试图扫除世俗习气,但遗憾的是未能完全摆脱尘世的牵绊。书桌上散乱地堆满了药包,书箱里书籍翻倒,显示出生活的杂乱和内心的挣扎。
诗人决定从现在开始,穿上青鞋布袜,回归朴素,试图通过佛教的修行,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教义,来寻求心灵的解脱。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决心,充满了哲理和自我省察的气息。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
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
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尔争伉俪泥中斗,吾整羽仪松上栖。
不可遣他天下眼,却轻野鹤重家鸡。
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
不会悠悠时俗士,重君轻我意如何?
吾爱栖云上华表,汝多攫肉下田中。
吾音中羽汝声角,琴曲虽同调不同。
[别鹤怨在羽调,乌夜啼在角调。
]
宦情斗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
唯拟腾腾作闲事,遮渠不道使君愚。
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
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