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灵岩境最幽,翛然暑气到全收。
孤峰巀嶪耸丹壑,旷野苍茫惊素秋。
政暇不妨随胜会,调同常拟续仙游。
醉来欲挹龙潭水,遍洒民间八月畴。
背郭灵岩境最幽,翛然暑气到全收。
孤峰巀嶪耸丹壑,旷野苍茫惊素秋。
政暇不妨随胜会,调同常拟续仙游。
醉来欲挹龙潭水,遍洒民间八月畴。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诗人与文士们在背靠灵岩的幽静之地聚会的情景。首句“背郭灵岩境最幽”,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翛然暑气到全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暑气被清凉所取代的瞬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孤峰巀嶍耸丹壑,旷野苍茫惊素秋”两句,通过对比孤峰与广阔田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更迭和季节的变换。“政暇不妨随胜会,调同常拟续仙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喜悦的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醉来欲挹龙潭水,遍洒民间八月畴”两句,以诗人醉后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希望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人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古人五十慕,我今嗒已孤。
劬劳念生我,欲报时则无。
推恩谢良友,为我斋僧徒。
前后众三三,屏息趋钟鱼。
一饭万庄严,天香饫伊蒲。
夜殿普参佛,香烟发洪炉。
咫尺践初地,龙象弥空虚。
慈云垂我前,其上莲跏趺。
母佛见非二,人我同一如。
拯予罔极哀,跻彼极乐都。
信友乃顺亲,宁异释与儒。
喜心涕泗涟,缄髓徒区区。
日短风萧山涧曲,意往神迷影硉兀。
百莝一豆梦皆空,润吻寒泉聊注目。
云雷降精事岂偶,厚地高天一穷谷。
千秋死所非易致,自恨峥嵘露奇骨。
绝笔空传形外姿,赏真谁是道林师。
枯禅便入骆驼坐,雪壮霜骄耿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