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天山苜蓿香,胡姬解辫亦红妆。
少年夜抱芙蓉宿,不为烟花忆故乡。
雪落天山苜蓿香,胡姬解辫亦红妆。
少年夜抱芙蓉宿,不为烟花忆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独特的风情与情感。首句“雪落天山苜蓿香”以雪景开篇,天山之巅雪花飘落,而远处的苜蓿地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接着,“胡姬解辫亦红妆”一句,将视角转向边塞的女性,胡姬是边疆地区常见的少数民族女子,她们解开发辫,身着鲜艳的服饰,展现出不同于中原的异域风情。
“少年夜抱芙蓉宿”描绘了一位年轻男子在夜晚怀抱芙蓉花入眠的情景,芙蓉花在这里象征着纯洁与美好,也暗示了这位少年内心的纯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不为烟花忆故乡”则表达了主人公虽身处异乡,但内心并未因眼前的繁华景象而忘却故乡,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人物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帝城幽绝处,孤台起、突兀古墙边。
叹车马此时,几人休歇,林丘我辈,随意盘桓。
恰还有,彩毫堪共赋,清酒罄交欢。
佳气郁葱,瞻来北阙,岚光重叠,送自西山。
斜阳风吹落,冰轮皎又见,涌上天坛。
各自迷离烟树,指点乡关。
正西湖雨后,荷香十里,梁园月下,竹影千竿。
何事莼鲈高兴,偏让张翰。
香吐黄昏,不是风尘味。清影弄、月痕轻缀。
袅袅扶风,联珠颗、枝条柔翠。
几多番、落尽还开,直恁秾情幽媚。
绣窗绮阁,惯是怜娃惜婢。晚妆残、湘云堆髻。
一枝偏倚,珊枕玉温香腻。
夜深沉、梦醒残鸡,暗麝尤侵鸳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