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年行役记吾曾,辽蓟修涂客念凭。
历历道边孤店月,依依天上早朝灯。
身回蜗壳何由转,班入蛾眉不再能。
玉署新诗分物色,瑶台指点一层层。
丁年行役记吾曾,辽蓟修涂客念凭。
历历道边孤店月,依依天上早朝灯。
身回蜗壳何由转,班入蛾眉不再能。
玉署新诗分物色,瑶台指点一层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役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旅途艰辛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丁年行役记吾曾,辽蓟修涂客念凭”,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年轻时的行旅经历,辽阔的地域和修长的道路,让远行之人不禁思绪万千。这里不仅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苦,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颔联“历历道边孤店月,依依天上早朝灯”,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道旁的孤店与天上的早朝灯,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又蕴含着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月光下的孤店,给人以温暖与慰藉;而天上的早朝灯,则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秩序。
颈联“身回蜗壳何由转,班入蛾眉不再能”,诗人将自己比作蜗牛,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蜗壳象征着生活的束缚与限制,而“班入蛾眉”则可能暗指进入官场后的复杂人际关系与权力斗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尾联“玉署新诗分物色,瑶台指点一层层”,诗人通过赞美新诗和瑶台,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玉署(可能指官署)中创作的新诗,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瑶台的层层,可能象征着艺术境界的不断探索与提升。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高人乐丘园,中人慕官职。
一事尚难成,两途安可得。
遑遑干世者,多苦时命塞。
亦有爱闲人,又为穷饿逼。
我今幸双遂,禄仕兼游息。
未尝羡荣华,不省劳心力。
妻孥与婢仆,亦免愁衣食。
所以吾一家,面无忧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