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檐声歇,徘徊隙影赊。
归云冲树破,残雨入楼斜。
径绿都成草,丛薰尚隐花。
便同江海思,春水照军牙。
断续檐声歇,徘徊隙影赊。
归云冲树破,残雨入楼斜。
径绿都成草,丛薰尚隐花。
便同江海思,春水照军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交替中的细微变化。开篇“断续檐声歇,徘徊隙影赊”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屋檐上雨滴即将停止的声音,以及墙角处光影的游移,这些都是春雨过后的宁静氛围。
接着,“归云冲树破,残雨入楼斜”,诗人捕捉到了云归去时撞击树梢的动态,以及零星雨滴透过楼窗的倾斜姿态。这些细节生动传神,展现了春末的柔美与静谧。
“径绿都成草,丛薰尚隐花”两句,则描绘出小径因春雨滋润而变得更加翠绿,以及丛生的花朵还未完全开放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映射出自然界在春末的生机勃勃。
最后,“便同江海思,春水照军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心中的渺茫与向往。他将自己的思绪比作广阔的江海,将春天的水流比喻为照耀着军旗一样,这不仅彰显了诗人的胸怀,也象征着春天生机勃发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末美好时光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飘飘上崇冈,游目眺西山。
高山丽晴景,超然神虑闲。
群峰竞奔峭,历历纷上干。
西连雁门阻,东瞰沧海湾。
信哉天地灵,万古开险艰。
兴言展良游,缅邈不可扳。
但看芙蓉色,隐映青云间。
灵踪良可感,览胜自忘还。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来水上流胡麻。
东风寻源泛瑶棹,云中远见山人家。
于兹水木相含景,袅袅松杉乱天影。
少焉林壑众籁鸣,巾舄飞来片云冷。
二三老翁住东陂,薜衣霜雪垂两眉。
自言入山岁已久,不知人世今何时。
传闻有客惊还喜,共荐清泉饭松子。
烟林雾筱不逢人,碧草苔花应满地。
问余何事在尘间,那似山中日月閒。
涧户聊同鱼鸟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乍逢灵境真堪悦,区缘未谢还成别。
别后重来定几时,梦绕溪边绿萝月。
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
丹成辍瑶耒,成此秋水泓。
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
百鬼不敢啼,雌雄常夜鸣。
有时湍濑寒,几曲流琼英。
清秋堕蟾影,白日闻雷声。
偶兹访灵奇,扫石窥清泠。
洗心盟鸥鹭,濯发解冠缨。
长风动悬罗,飒爽毛骨惊。
飞雨洒而至,万壑秋冥冥。
归途柽桂影,了了心目醒。
到家兴未已,石室披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