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七》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七》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古风

我闻嬴秦氏,威力横提封。

北方迤长城,中土销春风。

阡陌鞅肆孽,简编斯造凶。

民命眇以坠,天势巍且崇。

中焦痼成痞,怨气蟠壤穹。

炎汉一洗之,讵诧百战功。

规模纳群策,意度恢大公。

约法止三章,赤子归包容。

溺冠胶馀习,莫致商山翁。

过鲁尝蒇祠,犹足醒昏蒙。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攽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的诗风,语言丰富而意境深远。开篇“威力横提封”一句,便展现了嬴秦氏强大的统治力量,"北方迤长城"则描绘出秦始皇为防御匈奴而修建的雄伟长城。此后几句,“中土销春风”、“阡陌鞅肆孽”等,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秦朝统治下百姓苦难深受影响的感慨。

“简编斯造凶”一句,显示了秦始皇在中央集权过程中推行严格法律、加强统治力度的决心。接着,“民命眇以坠”、“天势巍且崇”两句,则传达出人民生活困苦和自然与人文气氛的紧张感。

“中焦痼成痞”一段,通过疾病的比喻,表明了秦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怨沸腾的情况。"炎汉一洗之"则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改革、恢复国家秩序的一种赞美。

"讵诧百战功"几句,展现了汉武帝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对扩张疆域的野心。"规模纳群策"一段,则表达了汉朝在统治和管理多民族国家方面的宏伟蓝图。

“约法止三章”以下几句,通过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等措施,反映出汉朝后期对秦朝严苛法律的改进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怀。"溺冠胶馀习"一段,可能是指诗人在长途跋涉中所受的困顿。

最后,“莫致商山翁”、“过鲁尝蒇祠”等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历史感悟和个人经历,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怀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通过对秦汉两朝盛衰兴亡的反思,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社会变迁以及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宫词·其三十

金盘碧粽裹雕菰,九节菖蒲渍玉壶。

拓地直临西海岸,朱书无用辟兵符。

(0)

西楼

西江横玉虹,西山罗画屏。

荒城大如斗,此楼何峥嵘。

炎岭状陇蜀,三州通蓬瀛。

人烟几村落,数点如晨星。

谁识海一涯,好峰无数青。

(0)

平绿轩

尘嚣胸次尝苦隘,谁谓一隅天地宽。

野色供餐来几上,山光极目在林端。

犁耕宿雨春风暖,舟撼清流夜雨寒。

却笑贺湖临水寺,闭门不借俗人看。

(0)

鼷鼠操

鼷鼠鼷鼠,实食其牛,牛则不知。

彼牛彼牛,既卜以郊,伤则免之。

(0)

答李公安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穷吭折吻气力绝,始尽退伏非所曹。

近来笔砚思置去,新诗苟有亦自韬。

闲时屡索不肯出,若欲献贵贱厥操。

李君南来久有日,我始得见试捾搯。

忽逢诗挑欲我接,快句锐利磨矛刀。

要令口献近章句,若急敌迫不可逃。

颜赪舌涩不可吐,滞若乱绪强抽搔。

惟其自陈尚讷怍,况又听者宁不聱。

退归自与败者比,誓欲弃甲弓矢櫜。

新诗见投又须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0)

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不能游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