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罗隐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著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这里诗人提到在中和节过后的某个时段,他手持琼瑶(一种美丽的玉石),沉浸于阅读和吟咏诗词,这种生活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但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诗人的心中对价值和才能的辨识与世俗的评价标准不一,这使他感到无奈。他叹息于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物(雕龙)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赪尾)却往往空有一番回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公和失望。
"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这两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其中“千枝白露”形容秋天早晨树木上的露珠如同千万颗珍珠,“陶潜柳”则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字潜夫)的名字,暗示诗人的隐逸之志。后一句中的“百尺黄金郭隗台”,则是对壮丽建筑的描绘,可能象征着权力和富贵。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在这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郁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他感慨于没有珍贵的礼物(玉案)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意,只能向着东方水天的方向遥望,心中充满无限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自然美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罗隐细腻的感情世界和他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春阴漠漠。
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
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
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
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
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发。
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
最是有子宜家,兰阶方竞,珠履延佳客。
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
玉井开莲,金茎承露,莫惜金尊侧。
试占弧兆,祥光已映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