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花前、唾壶敲缺,高歌青眼谁子。
两行红粉司空惯,那有风尘知己。笙管地。
只浅醉閒吟,短尽元龙气。镕金铸泪。
纵绣幕、调筝深杯,说剑回首只憔悴。
黄獐手,轻换剡溪鱼计。长安难索官米。
茶烟鬓影萧萧雨,自断此生休矣。尘海里。
总一样,飘零紫燕浑相似。浮云世事。
问麴糵三升,隃麋半斗,消得古愁未。
尽花前、唾壶敲缺,高歌青眼谁子。
两行红粉司空惯,那有风尘知己。笙管地。
只浅醉閒吟,短尽元龙气。镕金铸泪。
纵绣幕、调筝深杯,说剑回首只憔悴。
黄獐手,轻换剡溪鱼计。长安难索官米。
茶烟鬓影萧萧雨,自断此生休矣。尘海里。
总一样,飘零紫燕浑相似。浮云世事。
问麴糵三升,隃麋半斗,消得古愁未。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开篇“尽花前、唾壶敲缺”,以花前饮酒、击打唾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平。接着,“高歌青眼谁子”一句,表达了词人渴望知音的心情,但紧接着的“两行红粉司空惯,那有风尘知己”则透露出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
“笙管地。只浅醉闲吟,短尽元龙气。”词人通过描绘笙箫之地,表达自己虽能浅醉吟诗,却无法恢复当年元龙(刘备)的豪情壮志,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接下来的“镕金铸泪。纵绣幕、调筝深杯,说剑回首只憔悴”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词人将泪水比作熔化的金属,即使在华丽的绣幕下,弹琴饮酒,谈论剑术,也只留下满身的疲惫与忧伤。
“黄獐手,轻换剡溪鱼计。长安难索官米。”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黄獐换鱼的比喻,讽刺了官场的虚伪与残酷,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同时,“长安难索官米”更是直接揭示了词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茶烟鬓影萧萧雨,自断此生休矣。”词人借风雨中的茶烟与鬓发的萧瑟,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似乎已经决定放弃追求,接受命运的安排。最后,“尘海里。总一样,飘零紫燕浑相似。浮云世事。问麴糵三升,隃麋半斗,消得古愁未。”词人将自己比作飘零的紫燕,在尘世间漂泊无依,感叹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通过酒量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愁绪的共鸣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愁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个人情感、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