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锦长塘十里开,遥看春草绿于苔。
金鞍狭路争驰骤,画舫晴波自溯洄。
日映柳梢莺百啭,风吹花气蝶双来。
西湖西子曾相唤,拟酬芳魂酒一杯。
十锦长塘十里开,遥看春草绿于苔。
金鞍狭路争驰骤,画舫晴波自溯洄。
日映柳梢莺百啭,风吹花气蝶双来。
西湖西子曾相唤,拟酬芳魂酒一杯。
这首清代毛媞的《西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西湖图景。首句“十锦长塘十里开”,展现了西湖广阔而美丽的湖面,如同一幅展开的锦绣画卷。接着,“遥看春草绿于苔”点出春天的气息,春草的颜色比苔藓更加鲜明,富有生机。
“金鞍狭路争驰骤”描绘了骑马者在湖边小路上竞相疾驰的热闹场景,增添了动感和活力。“画舫晴波自溯洄”则转向静态,写船只在晴朗的湖面上悠然地逆流而上,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日映柳梢莺百啭”通过柳树和黄莺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欢乐气氛,而“风吹花气蝶双来”则以蝴蝶飞舞、花香四溢,展现出西湖的盎然春意。
最后两句“西湖西子曾相唤,拟酬芳魂酒一杯”,借用了西湖与古代美女西施的传说,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想要以美酒来纪念这动人景色的心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展示了西湖的自然之美,又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西湖诗篇。
日出东海头,虎气踞兹岭。
渴心望气往,解后辘轳井。
宁若军中拜,奔泉酬老耿。
莽邱专鬼物,阴壑杂蛇黾。
鱼肠卧池底,百鍊岂重矿。
以问神物化,后日属吴猛。
怪蟒既血刃,大道孰争骋。
我行须人扶,鸠杖惭祝哽。
小吴不满眼,坐纳三万顷。
化国方日长,霸业久灰冷。
淞水翰归吴,过溪柳迁永。
吾非斯人俦,短句惜流景。
茶烟寄禅榻,弄我鬓丝影。
散人初无号,奚必烦上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