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畔移来漫一丛,鲜鲜忽发十分红。
细看颇与鬷明类,言善方知美在中。
岩畔移来漫一丛,鲜鲜忽发十分红。
细看颇与鬷明类,言善方知美在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对中国古代花卉石岩花的赞美之作。首句"岩畔移来漫一丛"描绘了石岩花生长的环境,它从岩石边随意生长,形成一片花丛。接着"鲜鲜忽发十分红"生动地刻画了花开时鲜艳夺目的色彩,突出了其生机盎然和娇艳欲滴。
"细看颇与鬷明类"一句,鬷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美男子,诗人将石岩花比作鬷明,暗示花虽生长于岩畔,但其形态秀美,如同美男子般引人注目。最后"言善方知美在中",诗人进一步强调石岩花内在的美,认为真正的美并非仅在外表,更在于其内在的品质,这与花的芬芳和生命力相呼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赞美了石岩花的美丽和内在价值,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美德的崇尚。
渊明非嗜酒,爱此醉中真。
谓言忘忧物,中有太古涥。
回首市朝中,万事牛毛新。
去年持使节,悠悠过西秦。
宫阙随飞烟,衣冠化埃尘。
当时凭轼士,慷慨嗟徒勤。
所以山林客,乐与鱼鸟亲。
西登太华顶,旷望长河津。
寄谢三峰云,聊欲滥吾巾。
誓将从此去,笑谢当途人。
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
天下有识推鉴定,龙宫无术疗膏肓。
淮风吹戟稀讼牒,典客闭阁闲壶浆。
吟树对山风景聚,墨池濯砚龟鱼藏。
珠台宝气每贯日,月观桂实时飘香。
银淮烛天限织女,烟海括地生灵光。
俊儿乃是翰墨侣,侠竹不使舆卫将。
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鳞棐几铺云肪。
依依烟华动勃郁,矫矫龙蛇起混茫。
持此以为风月伴,四时之乐乐未央。
部刺不纠翰墨病,圣恩养在林泉乡。
风沙涨天乌帽客,胡不东来从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