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参卷裓卧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门。
大耳识君游戏处,不应觅酒向前村。
同参卷裓卧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门。
大耳识君游戏处,不应觅酒向前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同参卷裓卧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门"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同参"指的是树木参差不齐,而"卷裓"则是古代用来束缚草木的一种工具,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的隐居生活。而"卧云根"则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好像山石在月光下安然入睡。"倒屣相迎月下门"则描绘了夜晚,在月光的照耀下,脚步声响起,似乎是诗人在月光下漫步或迎接某人的情景。
接着的两句"大耳识君游戏处,不应觅酒向前村"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大耳"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能够听到远方声音的大耳神,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洞察力,能够感知到朋友或同道之人的游戏之地。"不应觅酒向前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自然、友情的珍视,他更愿意与自然为伴,而不是去寻找世间的快乐如觅酒。
整首诗通过朦胧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投晓理竿枻,溪行耳目醒。
虫鱼各萧散,云日共晶荧。
水荇重深翠,烟山叠乱青。
路回逢短榜,崖断点孤翎。
丛薄开罗帐,沦漪写镜屏。
疏篱窥窅窕,支港泛笭箵。
远溆依微见,哀猱断续听。
梦长天杳杳,人远树冥冥。
旅思摇风旆,归期数月蓂。
何时燃蜜炬,复听閤前铃。
西湖南山和靖庐,西山东湖清隐居。
皇天从来具老眼,胜地不肯栖凡夫。
眼中四时风月景,胸次万古皇王书。
夫君岂是终隐者,要学川云时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