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角吹散行云飞,扶桑枝头日弄辉。
晴山凝春得春色,岚光作雨翠扑衣。
楼头尘压鼓声静,燕子窥人春昼永。
栏干十二转东风,自捲疏帘看花影。
晓角吹散行云飞,扶桑枝头日弄辉。
晴山凝春得春色,岚光作雨翠扑衣。
楼头尘压鼓声静,燕子窥人春昼永。
栏干十二转东风,自捲疏帘看花影。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祁门陈友章十景卷(其五)鼓楼昼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首句“晓角吹散行云飞”,以晨曦中的号角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云彩被吹散,显得天空开阔。次句“扶桑枝头日弄辉”则形象地写出太阳在东方升起,光芒四射的景象。
“晴山凝春得春色”描绘出春光明媚的山峦,仿佛凝聚了整个春天的色彩,充满生机。“岚光作雨翠扑衣”进一步渲染了春雨欲来的氛围,山岚如翠色的轻雾,扑打在人的衣裳上,清新而湿润。
“楼头尘压鼓声静”写鼓楼之上,尘埃落定,鼓声也变得宁静,显示出春日的闲适与祥和。“燕子窥人春昼永”通过燕子的活动,表现出春日白天漫长,人们在欣赏春光的同时,也被自然所吸引。
最后两句“栏干十二转东风,自捲疏帘看花影”,诗人倚靠栏杆,任由东风轻轻卷起窗帘,欣赏着花影婆娑,流露出对春日美景的深深陶醉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鼓楼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欣赏。
富贵得意如登天,自计一跌理不全。
昼食忘味夜费眠,渠过一日如一年。
春蚕得衣耕得食,农功初成各休息。
卖酒垆边纷鼓笛,我过一年如一日。
二者求兼势安可,与我周旋宁作我。
春城桃李岂不妍,雪涧未妨松磊砢。
人生祸福难遽论,庙牺乌得为孤豚。
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下蔡门。
昨夜凝霜皎如月,碧瓦鳞鳞冻将裂。
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
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
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西村梅花消息动,唧唧寒醅渐鸣瓮。
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