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桓王墓》
《吴桓王墓》全文
元 / 郑元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有吴桓王之墓田,乃在盘门南郭边。

墓中玉凫久化土,石上赤乌犹纪年。

寒食无人洒麦饭,东风满地飘榆钱。

功昭前代启吴祚,葬地合择名山川。

阖闾城南不百步,土薄易致耕夫穿。

昭纮众臣号详密,虑不及此宁非愆?

缅思山东举义日,郿炷顾已无诸贤。

惟王父子起相继,黄星闪避东南天。

假之修龄定四海,许下岂容瞒著鞭?

凿山掩匠等发掘,朽壤一抔谁独专?

白杨萧萧北邙路,姓名能得几人传?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吴桓王墓》描绘了吴桓王墓的遗迹和历史感慨。首句点出墓地位置,紧邻盘门南郊,接着写墓中的玉凫已化为尘土,唯有石上的赤乌记载着岁月。寒食节无人祭扫,榆钱随风飘落,暗示墓地的荒凉。诗人认为,作为开国君主,桓王的功绩应葬于名山大川,而此处却地处阖闾城南,土壤贫瘠,容易被耕夫打扰。

诗人对昭纮等臣子未能深思远虑,选择此地为葬地表示遗憾,提及山东起义时的贤才已逝,只有桓王父子相继崛起,暗指其命运奇特。他假设桓王如能长寿,定能安定天下,但此处的简陋显然无法承载这样的期望。最后,诗人质疑谁能专享这被盗掘的陵墓,以及在白杨萧瑟的北邙路上,又有多少人的姓名能流传后世。

整首诗通过墓地的描写,寓言历史兴衰,表达了对英雄身后事的沉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郑元祐
朝代:元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猜你喜欢

答友人

竹径萧疏杖履经,偕临流水诵黄庭。

秋风忽作世情冷,山色似惭君眼青。

(0)

题朝阳阁

潇水东来北流去,宛宛山城挟江住。

城中万瓦蔽雄观,江外千岩自幽趣。

朝阳近止潇之西,系舸扪苔上石蹊。

翠壁划开光黤湛,高萝垂覆绿冥迷。

排岩闯水飞栏出,挂插洄潭老蛟脊。

浑疑海蜃喷珠宫,复讶楼船褰绣帟。

鸣鸾佩玉不须论,西雨南云手覆翻。

寄语子牟来独夜,试看天阙瑞霞暾。

(0)

示黄冈长老二绝·其一

归兴逢山便解颐,上人多思乞留诗。

千岩万壑经行处,他日烦师觅旧题。

(0)

挽李太孺人

桂水无情日夜东,空馀丹旐溯西风。

一经不负门闾望,五鼎端宜馈祀丰。

茂渥出纶观有炜,芳徽勒石播何穷。

遥知祖送诗千首,挽铎声悲大队中。

(0)

和黄执礼六首·其三

浮生均是大槐宫,永日聊便竹簟风。

若要语言求要妙,犹将笔墨画虚空。

一区聊寄尘嚣外,万景皆归眺望中。

敢似越鸡孵鹄卵,正惭云将问鸿蒙。

(0)

吴守生朝

梅信初传冬未深,高门熊梦庆相寻。

三朝耆旧人皆仰,一德纯全众所钦。

难老椿龄方演迤,后凋松色正阴森。

愿公常记茱萸酿,每岁兹辰细细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