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空山里,英灵唤不回。
久无祠祭至,曾作帝王来。
坏壁虫伤画,残炉鼠印灰。
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露坐空山里,英灵唤不回。
久无祠祭至,曾作帝王来。
坏壁虫伤画,残炉鼠印灰。
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废与凄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描述,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开篇“露坐空山里,英灵唤不回”两句,营造了一个孤寂幽深的氛围,诗人坐在空旷的山中,试图唤醒那些已经逝去的英灵,但它们已然不会再有回响。接下来的“久无祠祭至,曾作帝王来”则透露出这座庙宇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冷清对比,长时间没有人前来祭拜,这里曾经是帝王降临的地方,但如今却被世人遗忘。
“坏壁虫伤画,残炉鼠印灰”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庙宇的破败状态,墙壁上的壁画被虫子咬啮,炉台上积满了老鼠踩踏留下的灰尘。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时间对物质世界的侵蚀,以及历史记忆的消逝。
最后,“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人的健忘和无知的感慨。江左可能指的是庙宇所在的地理位置,而“是谁开”则是在追问这个曾经辉煌的建筑是由谁所建,它的历史渊源已被现代人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庙宇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