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得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
-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唤得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与梨花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首先,“唤得梅蕊要同韵”,这里的“唤得”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梅花的呼唤,仿佛在邀请梅花一同吟唱,共同创造美妙的韵律。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它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朵花,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表达。通过“要同韵”的表述,诗人赋予了梅花一种参与、互动的角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羞杀梨花不解香”,这一句则以梨花为反衬,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用“羞杀”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梨花在梅花面前自愧不如的情感。这里的“不解香”不仅指梨花本身没有香气,更深层地暗示了梨花在诗人眼中的价值和地位不及梅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梅花的高洁、独特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梅花与梨花的不同特质,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对其独特美的深刻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语言精炼,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宋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十四夜,乘月至三多桥酒楼,是旧与虞卿饮处,日月几何,欢游不再,赋以哭之
河山满目,蓦惊心又到,黄公垆侧。
腹痛一杯遥酹汝,不暖秋坟愁骨。
世更谁容,天胡此醉,特造龙蛇厄。
西州重过,马挝撞处都折。
尚记跂脚狂呼,濡头泥饮,醉舞参军鹘。
历历都如前日事,讵料竟成长别。
万种消沉,一身潦倒,泪尽西家笛。
为君惆怅,夜台可有明月。
水龙吟.题画,雨中春树万人家。十二年前吴石明笔也
雨中春树人家,画图省识荆关意。
黄尘净洗,青山淡写,绿烟如幂。
残冻犹凝,嫩晴乍间,养花天气。
只高楼怕与,凭阑远望,人何在,情千里。
记省年时旧事。黯销魂、渭城春思。
断桥疏柳,隔江残笛,尽侬蕉萃。
行雨踪迷,为霖愿渺,望霓情系。
待何年、重倩东风,吹汝遍,芳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