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携蓑笠献新诗。
果然月照池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携蓑笠献新诗。
果然月照池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垂钓场景。诗人以“抛却长竿卷却丝”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垂钓者收起钓鱼工具的瞬间动作,既简洁又富有画面感。接着,“手携蓑笠献新诗”一句,不仅写出了垂钓者的形象,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悠闲与雅致,通过“献新诗”这一行为,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果然月照池如镜”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下的池塘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出水面在月光照射下的清澈与平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不是渔人下钓时”一句,通过否定句式,强调了此时并非垂钓的最佳时机,或许是在月夜的静谧中,更适宜的是欣赏而非行动,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垂钓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富有禅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京华契阔已再冬,扁舟野岸欣相逢。
天寒水远飞霜风,谈笑坐觉回春容。
年踰七十两颊红,真气上溯泥丸宫。
剖符南海窥祝融,欲求丹砂访葛洪。
问予执笔侍九重,胡为谪堕溪山中。
迂愚久合亲耕农,君恩未报徒忡忡。
飘零孤迹随断蓬,他日相忆看云鸿。
一自胡尘起,飘零十载过。
危情窘荆棘,老眼暗干戈。
草草真聊尔,栖栖可奈何。
功名麟阁晚,兴在鹿门多。
避地依淮浦,伤心听楚歌。
边烽明夕峤,戍鼓击寒波。
江控曹公坞,山连冶父坡。
凭高怀更远,吊古事应讹。
久客横归棹,长年着短蓑。
风高饱帆腹,潮稳转山阿。
渐喜乡音似,还成醉脸酡。
凄凉想茅屋,留滞厌江沱。
井邑疏星火,津亭长薜萝。
连樯自来往,坏壁本嵯峨。
蜂目今何在,黄须迹巳磨。
馀生能几屐,急景付飞梭。
岁熟如堪隐,诗成可自哦。
平生南亩愿,无地与婆娑。
忆昔在京华,醉踏长安市。
长安白面郎,快马如流水。
罗襦照暮春,斗草携佳丽。
就中五侯家,云幄耀金翠。
九陌过香軿,都人拾遗珥。
歌喧乐佳节,日暮多沉醉。
荣华一消歇,祸乱苍黄起。
北狩随两宫,血属六万指。
征车去悠悠,河水日瀰瀰。
浩歌哀江头,老泪不可止。
双燕何时来瀚海,寄巢脩椽巢不改。
春深巢稳初养雏,双雏引颈仰哺呼。
雄将雌出双雏孤,雏危堕地声呱呱。
雌随雄归见雏泣,主人将雏纳其室。
双雏脱死翅欲开,玄衣素臆去复来。
明年主人开寿燕,画鼓停挝歌舞遍。
双雏傍席争回旋,共衔青柏置樽前。
口不能言对以臆,再拜寿君如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