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晏逢人问,荒村店亦稀。
竹舆穿雨过,沙鸟带云飞。
野渡疑无树,春山尽有薇。
不缘诗是伴,谁与倚荆扉。
蚤晏逢人问,荒村店亦稀。
竹舆穿雨过,沙鸟带云飞。
野渡疑无树,春山尽有薇。
不缘诗是伴,谁与倚荆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途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诗心所系。
"蚤晏逢人问,荒村店亦稀。" 这两句描述了行者在连绵细雨中的寂寞与困顿,人烟稀少的乡村店铺也显得异常冷清,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凄凉。
"竹舆穿雨过,沙鸟带云飞。" 这两句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氛围,竹制轿子在细雨中缓慢前行,远处沙洲上的鸟儿带着云彩翱翔,这些意象都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野渡疑无树,春山尽有薇。" 野渡的宁静与荒凉让人怀疑是否真的没有树木,但诗人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春天,那片山区也充满了薇菜,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寂寞心境,即便在万物复苏的季节,他所处的世界也是冷清的。
"不缘诗是伴,谁与倚荆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寄托之情。诗歌成为了他唯一的伴侣,而他又似乎在问,谁能与他一起倚靠在带刺的门扉旁。这里的“荆扉”象征着困顿和隔绝,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与独特的心境,是一首表达孤独与超脱之美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