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黛色接天浮,忆昔轻狂作冶游。
西曲名倡人窈窕,南朝公子态风流。
歌终绿帻楼头见,舞罢金丸袖口收。
二十余年成往事,秋槐落叶不胜愁。
秣陵黛色接天浮,忆昔轻狂作冶游。
西曲名倡人窈窕,南朝公子态风流。
歌终绿帻楼头见,舞罢金丸袖口收。
二十余年成往事,秋槐落叶不胜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秣陵(南京旧称)繁华岁月的回忆。首句“秣陵黛色接天浮”以深沉的色调勾勒出古城的轮廓,暗示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沧桑。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轻狂与放纵,曾在那里的“西曲”之地与名倡们共度美好时光,而那些南朝贵族般的公子们则以其风流倜傥的姿态令人难忘。
“歌终绿帻楼头见,舞罢金丸袖口收”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当时的歌舞升平场景,绿帻和金丸象征着身份和奢华,形象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景象。然而,时间流转,如今已过去二十多年,一切都已成为过往,“秋槐落叶不胜愁”,诗人以落叶的凋零象征着人事的变迁和自己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陈维崧作为清代词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这首《赠吴人陈敬仲(其二)》便是如此。
金鼎调元手,玉殿涣恩华。
宣威蜀道,曾见千骑拥高牙。
凭仗元枢筹略,宽我宸旒西顾,惠泽被幽遐。
为忆江城好,南浦舣仙槎。
格天心,膺帝眷,极褒嘉。
琳宫香火缘在,还近玉皇家。
霖雨久思贤佐,看即声传丹禁,唤仗听宣麻。
衮绣公归去,宰路筑堤沙。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
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
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
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
俯晴郊,增胜概,气横空。
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
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
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濛。
韶华能几许,节物叹推移。
群花竞芳争艳,无奈隙驹驰。
红紫随风何处,唯有抟枝新绿,暗逐雨催肥。
乔木莺初啭,深院燕交飞。
渐清和,微扇暑,日迟迟。
新荷泛水摇漾,萍藻弄晴漪。
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
无计留连住,还是送春归。
心景两无著,情物岂能移。
超然远览失笑,名利苦纷驰。
一品官资荣显,百万金珠豪富,宽自喜家肥,会得个中理,川泳与云飞。
静中乐,闲中趣,自舒迟。
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
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连卮。
万法无差别,融解即同归。
世态万纷变,人事一何忙。
胸中素韬奇蕴,匣剑岂能藏。
不向燕然纪绩,便与渔樵争席,摆脱是非乡。
要地时难得,闲处日偏长。
志横秋,谋夺众,谩轩昂。
蝇头蜗角微利,争较一毫芒。
幸有乔林修竹,随分粗衣粝食,何必计冠裳。
我已乐萧散,谁与共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