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江村归梦长,又从客里过端阳。
石榴轻闪风前色,山艾时飘苑外香。
竞水数舟那更急,穿花双蝶故多忙。
儿童不省官中好,犹插朱符说故乡。
五月江村归梦长,又从客里过端阳。
石榴轻闪风前色,山艾时飘苑外香。
竞水数舟那更急,穿花双蝶故多忙。
儿童不省官中好,犹插朱符说故乡。
这首明代诗人张羽的《端午》描绘了农历五月乡村端午节的情景。首句“五月江村归梦长”,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端午节的到来更增添了思乡之情。次句“又从客里过端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客居他乡的身份。
接下来,“石榴轻闪风前色,山艾时飘苑外香”两句,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嗅觉描写,展现了端午时节的节日氛围。石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色彩鲜艳,而山艾的香气则随风飘散到远处的园林,富有季节感和地域特色。
“竞水数舟那更急,穿花双蝶故多忙”描绘了端午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船只竞相疾驰,蝴蝶穿梭于花丛之间,增添了节日的活力与生机。
最后一句“儿童不省官中好,犹插朱符说故乡”,以儿童的视角收尾,他们还不懂得官府的繁琐,只知道插上朱符(端午佩戴的辟邪饰品)谈论着远方的故乡,流露出浓厚的亲情和乡土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画面生动。
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
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
至今二千载,为说弥不磨。
脱若荀卿语,黔首长荐瘥。
人当自相食,白骨高嵯峨。
岂能若今者,治化方纷罗。
以兹推人理,前路知无他。
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
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
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
所忧天演涂,争竞犹干戈。
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
皇人未受谷,荆棘悲铜驼。
黄炎日以远,涕泪双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