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泰山发秋潦》
《泰山发秋潦》全文
元 / 揭祐民   形式: 古风

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

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

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

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

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

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

秋成一月浸,百草俱烂物。

客中视此意,忧事贯华发。

茫茫下双洪,寥落寸心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诗人揭祐民在泰山地区遭遇秋季洪水后的所见所感。开篇即以“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点明了洪水的肆虐,紧接着“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进一步渲染了洪水泛滥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水灾肆虐、生灵涂炭的悲惨世界。

“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一句,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了自己乘坐归船,穿行于洪水之中的情景,既表现了对自然灾难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的“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洪水的威力,无论高处还是低地,都无法阻挡其前进的脚步。

“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描绘了夜晚的凄凉景象,寒蝉在冷月下哀鸣,营造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而“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动荡不安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秋成一月浸,百草俱烂物”进一步描绘了洪水带来的破坏,一个月的时间就让丰收的景象化为泡影,百草凋零,万物枯萎,展现了洪水对自然生态的巨大破坏力。最后,“客中视此意,忧事贯华发”表达了诗人面对灾情时的深深忧虑,以及由此产生的白发苍苍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灾难的深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揭祐民
朝代:元   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   籍贯:广昌

元广昌人,寓盱水上,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有《盱里子集》。
猜你喜欢

病起偶作

肺气新年何太频,掩关风雨动经旬。

春寒稍稍妨觞咏,人事纷纷可笑嗔。

晚岁禅心了无住,平生龙性独难驯。

杜康未是忘忧物,细读维摩究病因。

(0)

药室咏六首·其三

春院焚香处,晨关却扫时。

绿绨装古帙,白石种灵芝。

招隐刘安赋,游仙郭璞诗。

蓬莱多旧侣,题字问相思。

(0)

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

豫章之东龙虎山,南斗垂耀当天关。

祝融庐霍引襟带,三江九?奔回还。

山盘水曲入仙城,叠巘层崖上紫清。

中天日月照楼阁,二十四岩金碧明。

岩室洞房烟雾里,玉户金窗宛相似。

丹井深通沧海潮,翠屏倒挂天河水。

翠屏锦壁百千回,绿岫青岑宫殿开。

羽人龙驾去不返,仙吏仍飞双舄来。

双舄朝天还帝乡,飞来飞去名山傍。

仙峤云霞长不改,天坛花药依然在。

却向山中寄紫书,故人阙下遥相待。

(0)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其三水鉴楼

可怜池上楼,俯映池中水。

点缀画难成,分明镜相似。

云移荷芰下,鱼戏房栊里。

素景一离披,知有微风起。

(0)

舟行杂诗九首·其七

行子怨路长,长路方漫漫。

前瞻但云雾,却听空波澜。

销忧命欢酌,取乐兴哀弹。

安得晨风羽,纾我怀归叹。

(0)

效阮公咏怀·其十二

旷望三河侧,轻车并华辀。

壮盛值今辰,志欲一来游。

路傍缤纷子,驰骛各有俦。

腹内怀辛螫,侧目起相雠。

晏婴畏仲尼,惠施忌庄周。

疑似不可居,俯仰生菑尤。

感彼行露章,独处安所求。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