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经春鬓欲斑,远劳书札到空山。
已拚樗散成沦隐,岂有筹谋济世艰。
万里云霄黄鹄举,一溪烟雨白鸥閒。
明公忠孝恢前烈,拭目旌麾早渡关。
卧病经春鬓欲斑,远劳书札到空山。
已拚樗散成沦隐,岂有筹谋济世艰。
万里云霄黄鹄举,一溪烟雨白鸥閒。
明公忠孝恢前烈,拭目旌麾早渡关。
这首明代郑潜的诗《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七)寄酬全以文参政》表达了诗人卧病在床的境况和对友人全以文参政的深深感激。首句“卧病经春鬓欲斑”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衰,春天过去头发也添了几许白霜,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次句“远劳书札到空山”则表达了对朋友不顾路途遥远,寄来书信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身处偏僻之地的孤独。
第三句“已拚樗散成沦隐”中,“樗散”比喻才能平庸,诗人自嘲说自己已经甘心沉沦于隐居生活,不再有济世之志。然而,“岂有筹谋济世艰”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仍有对社会时局的关注和忧虑。
接下来的诗句“万里云霄黄鹄举,一溪烟雨白鸥閒”运用了黄鹄和白鸥的意象,象征着友人高飞入仕与自己隐逸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愿和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
最后两句“明公忠孝恢前烈,拭目旌麾早渡关”则是对全以文参政的期待,希望他能继承先人的忠孝精神,早日克服困难,施展抱负,如同黄鹄展翅过难关。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激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