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秀城哭叶倅·其二》
《过秀城哭叶倅·其二》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子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0)
注释
久矣:长久以来。
致生刍:送你草料(比喻关怀)。
斯行:这次出行。
夫岂徒:难道只是为了。
哀一老:哀悼一位老人。
识诸孤:认识那些孤儿。
魏笏:魏晋官员的职责(象征家族传承)。
期传祖:期待传承。
韦经:儒家经典(如《韦编三绝》)。
业儒:研习儒家学问。
子平:子平(可能是某人的名字,也可能代指仙人)。
仙去早:早早去世。
万事:世间万事。
付长吁:化作深深的叹息。
翻译
长久以来,我只想着送你草料,这次出行难道只是为了自己?
不只是为了哀悼一位老人,也想借此机会认识那些孤儿们。
期待你能像魏晋官员那样传承家族,研习韦编三绝般的儒家经典。
可惜子平你早早仙逝,世间万事只能化作深深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过秀城哭叶倅(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逝者的怀念。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已久不见的感慨,以及对于自己此行是否有所成就的疑惑。

"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 诗人不仅哀悼那已经去世的长者,也想要了解那些孤独无依的人。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这两句提到历史上的名人,他们或许是某种事业的传承者,但诗人的情感并未因此得到慰藉。

"子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已逝世者的哀悼,以及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尚在人世的长辈。

整首诗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对逝者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的悲凉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友情、师承以及生命流转的珍视与思考。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鹧鸪天

瘦蝶撩人扑纸窗。一林枫叶染轻霜。

烟涵松翠侵鬟翠,风送橙香浥袖香。

临水曲,感情长。梧桐瑟瑟晚来凉。

篱边又报深秋信,丛菊枝头已绽黄。

(0)

踏莎行.春柳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

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拂岸千丝,萦桥万缕。影随流水何曾去。

笑他无计绾东风,东风吹起漫天絮。

(0)

忆萝月.夜坐忆儿

寒风瑟瑟。正是愁时节。灯昏残花红泪滴。

旅雁数声凄切。可怜游子天涯。短衣匹马胡沙。

异国依人远去,须眉料结冰花。

(0)

浣溪沙.绿蝴蝶

省识园蔬叶二分。仙踪幻出碧罗裙。

小青莫不是前身。

扑向花丛浑似叶,倦栖芳草梦无痕。

绿天深处认难明。

(0)

江南好·其十五罗汉堂

谁结屋,庭宇拟莲龛。

十八阿罗空际现,三千妙谛静中参。盥手诵华严。

(0)

满江红.感怀

长日无聊,坐深闺、终朝嘿嘿。

又早是、银床露冷,玉兰风急。

隙里华年流水逝,怀中壮志何时息。

问苍天,生我竟何为,空抛掷。堪消恨,惟长箔。

堪排闷,惟群籍。兴来时、唾壶击缺,玉钗敲折。

何日言神吾所负,而今权处人之未。

笑眼前、碌碌尽庸流,谁相识。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