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未二三月间六首·其四》
《乙未二三月间六首·其四》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病起掩关坐,相存人未曾。

不眠听夜漏,残渴饮春冰。

著录参中垒,抽琴叹广陵。

故园芳草色,惆怅已层层。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的《乙未二三月间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病愈后闭门独坐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园的怀念。

首句“病起掩关坐”,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病中恢复,却因身体虚弱而选择闭门独坐的状态。接着,“相存人未曾”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虽然身边有人存在,但真正能够相互慰藉的朋友却未曾出现。

“不眠听夜漏,残渴饮春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只能倾听滴答的漏声,内心充满焦灼与渴望。为了缓解这种渴求,他甚至饮用了冰冷的春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干涸与渴望得到心灵的滋润。

“著录参中垒,抽琴叹广陵。”这两句则转而描写诗人精神上的追求与感慨。他翻阅书籍,寻求知识的滋养;弹奏古琴,寄托对美好音乐的向往。然而,无论是书中的智慧还是音乐的美妙,都无法完全填补他心中的空虚与惆怅。

最后,“故园芳草色,惆怅已层层。”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的故乡,那里的春草绿意盎然,却也勾起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不舍。这句诗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病愈后的孤独、渴望到对故园的思念,情感层次丰富,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姑苏台

白日初高瓦欲黑,姑苏台前春拍塞。

百花绿洲水曲尺,小浪群吹度游鲫。

晴烟涨暖野荒荒,个个西山澹疏碧。

海气东来扬短篷,吴儿岸坐长歌发。

逸兴遥将白波去,送目飞鸿倦低翮。

扁舟甚有五湖思,风雨漂摇从所泊。

幸逢大国全盛日,地极苍生无裂坼。

向来时运数更变,河山南北烽火隔。

人攀岩穴恐不险,乐土不居何暇择。

只今城雉多垦凿,麋鹿所游尽桑麦。

自笑生来但为客,五十有家无土著。

有酒不作怀抱恶,明日日出已非昨。

(0)

送僧游浙东

我家浙东海水西,危峰高上起天梯。

蛇喉尊者秋归洞,虎背禅师夜过溪。

晚日桃花山更好,春风药草路多迷。

何堪相送寒江上,短发频搔更不齐。

(0)

方方壶画

罨画岧峣倚碧空,青娥高髻出瑶宫。

微风忽动前溪影,华表盘云舞镜中。

(0)

竺云为昙上人作

云来自西极,骀荡复委蛇。

影度流沙晓,峰临鹫岭奇。

从龙飘宛转,触石起参差。

光拟凤毛紫,清同玉叶垂。

芙蓉连华岳,绮藻映天池。

五色主祥瑞,贤人怀羽仪。

(0)

结庐南山下

结庐南山下,颇纡故人辙。

浮沈各自媚,长愧生理拙。

中园黄菊花,契阔见晚节。

平生匡济心,敢爱已独洁。

岂无一樽酒,可以疗饥渴。

归哉视汝菊,将恐霜露结。

(0)

采莲曲送王伯循

采莲江之南,采莲江之北。

采莲何所有,但采莲中薏。

早闻别离苦当尔,不愿从前作相识。

纵令别离,不复相忆。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