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用曰仁韵》
《又用曰仁韵》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每逢佳处问山名,风景依稀过眼生。

归雾忽连千嶂暝,夕阳偏放一溪晴。

晚投岩寺依云宿,静爱枫林送雨声。

夜久披衣还起坐,不禁风月照人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夜坐》。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寺庙静坐时所见所感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

首联“每逢佳处问山名,风景依稀过眼生”开篇即以问山名的方式,引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诗人似乎在探索每一处佳景,眼中所见的风景仿佛在心中一一生发,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颔联“归雾忽连千嶂暝,夕阳偏放一溪晴”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景象。傍晚时分,归来的雾气与远处的山峦交织在一起,一片昏暗。而此时,夕阳却偏偏照亮了一条溪流,呈现出一片晴朗的景象。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颈联“晚投岩寺依云宿,静爱枫林送雨声”则转而描写诗人夜宿山寺的情景。他选择在岩石寺庙中安歇,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枫树林中的雨声,不仅为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

尾联“夜久披衣还起坐,不禁风月照人清”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静坐后,被夜风和月光所触动,不禁起身再坐,感受这份清冷与纯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展现出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夜宿山寺的所见所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与曹宗魏高进之酌别

小石桥西旧草堂,故人停驾速壶觞。

相从未觉当时乐,已别方知此会良。

泼眼生红榴万点,染衣浓绿柳千行。

旧时游处今为客,怪得尊前语话长。

(0)

悯时

巡游方罢乱离平,岂谓凶饥岁二更。

桂玉断来钱货废,糟糠空后析骸争。

焉知卜史言天道,尽望仁人辅圣明。

三户可怜疮痏在,欲凭开凿了馀生。

(0)

高淳道中

柴门对树树临流,春日迟迟满客舟。

一种江南千里景,只闻鸡犬不闻鸥。

(0)

王提醝画古松歌

人言松有节,不见节如松。

问渠老叶终年翠,何似妖花三日红。

人言松节劲,不知松气融。

元和畅生意,华茂春葱葱。

和流则不强,苦节亦道穷。

王夫子,和气满胸中,守道百鍊之青铜。

画史颇善喻,为君写古松,予亦为君歌古松。

古松歌,君柰何。

(0)

夙驾迈皇邑·其二

夙驾迈皇邑,公去我心悲。

京吴期月程,父母何时归。

所虑大君留,吾侪将畴依。

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

子产往作相,嗣之来者谁。

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

(0)

九悯九首·其二

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

安得不托与餦餭。无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杀我。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