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诞文君,风流樊素。殢人更在仓庚妒。
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树。
欢晕红凝,愁眉绿聚。幽情难向狂夫诉。
莫携此卷渡江来,津头有个兴风雨。
放诞文君,风流樊素。殢人更在仓庚妒。
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树。
欢晕红凝,愁眉绿聚。幽情难向狂夫诉。
莫携此卷渡江来,津头有个兴风雨。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踏莎行·其三》。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雅趣的画面,通过对“放诞文君”和“风流樊素”的描绘,暗示了画中人物的风流韵事。"殢人更在仓庚妒"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画中女子的魅力比作连黄莺都嫉妒的娇艳,形象生动。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画面外的景致,感叹武昌新柳的青翠与对岸晴川的树木形成对比,表达出一种距离带来的遗憾和失落感。“生憎”二字透露出淡淡的哀愁。诗人进一步抒发情感,指出画中的幽情无法向画中那位“狂夫”倾诉,暗示了情感的无处寄托。
最后,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对方:“莫携此卷渡江来,津头有个兴风雨。”这可能是对画作的珍视,也可能是对画中情感的担忧,担心这份情感如画卷般被现实的风雨所冲刷。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画面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微妙细腻的感知。
玉分红,金橙剖绿,渐报江南秋老。
正磋摇落,况复清砧,空外又闻频捣。
佩剑磨残,唾壶击碎,耗却壮心多少。
怅年来、病翮缡褷,逊他飞鸟。
念从古、赋擅凌云,笔能摇岳,一例天涯潦倒。
质衣酒肆,贷粟监河,不及侏儒长饱。
潘鬓将凋,沈腰增瘦,留得一囊玄草。
胜寒灯如豆,蛩吟四壁,伴人幽悄。